2)第60章 脑子是个好东西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俩瘪犊子玩意狗急跳墙照抄报纸,结果却弄了个不伦不类的玩意出来,根本就没考虑到报纸最终面向的人群问题。

  要不然怎么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呢。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可能是这俩瘪犊子一直以为报纸是给读书人看的。

  毕竟,单纯的从表面上来看,报纸这玩意确实是给官老爷、读书人以及乡贤士绅们看的,因为我鞑清的文盲率就在那里摆着,普通百姓大多都不识字,就算把报纸给他们也没什么鸟用。

  同时,对于官老爷、读书人和乡贤士绅们来说,报纸里面讲述的内容真假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对于他们而言是否有利。

  如果单纯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阿桂和明兴搞出来的《鞑清山东报》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官老爷们需要一个并不是多么英明神武的主子,读书人需要一个效忠的对象,乡贤士绅们也需要一个能够保护他们且能让他们占到一些便宜的皇帝。

  《鞑清山东报》里面所描绘的康麻子和钱聋老狗就十分符合官老爷、读书人和乡贤士绅所幻想的皇帝形象。

  可是,谁说过报纸的受众群体是官老爷、读书人和乡贤士绅这些人了?

  朱劲松弄出来的报纸虽然在大肆刊印之后往外分发,但是在沂州、兖州以及最近刚归孟良崮所有的莱州地区,《孟良崮报纸》是拿来让人读的!

  让识字的读给不识字的百姓们听!

  不同于《鞑清山东报》满篇的之乎者也,《孟良崮报纸》通篇大白话,就算是半文盲都能连猜带蒙的看个差不多,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听个差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朱劲松会在报纸里面狂批伪儒郝经以及庸挣的狗屁言论,同时又把我鞑清屠城的光辉事迹都列出来的原因。

  除此之外,阿桂和明兴搞出来的《鞑清山东报》一个劲的吹捧麻子跟钱聋,钱聋老狗的那些风流轶事一味的突出钱聋老狗是多么的爱民如子,汉人泥堪女人是多么的仰慕钱聋老狗,其后又经历了多少磨难才终成眷属,这些内容在那些包衣阿哈们看来当然没问题,甚至还能戳中它们某个不可描述的点,能把包衣阿哈们刺激的嗷嗷叫,可是这天底下数量最多的是什么?

  天底下数量最多的,不是心向建奴的包衣阿哈,而是被建奴瞧不起的汉人泥堪!

  阿桂和明兴以为百姓们会忘记或者不会在意扬州和嘉定、江阴等等一系列的惨剧,可是别忘了,那些惨剧发生的时间,距离钱聋年间也只不过是一百三十年左右。

  时间,确实能够抹去很多东西。

  三百余年后的后世,很多汉人泥堪已经忘了被屠数千万几至近亿的祖先,甚至某音某手只要一响起“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音乐,就会出现康麻子的镜头,只要一响起“来不及讲故事,多跌宕”的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