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章 脑子是个好东西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乐,就会出现傅仪躬身弯腰想坐龙椅的镜头,评论区里还有会一群傻X在那里评论麻子是多么多么牛逼,感叹谁能体会一个回家要买票的皇帝该多心酸。

  甚至还有叫爷爷的。

  许多人都不知道,向天再借五百年原本是为《大英雄郑成功》准备的主题曲,不是歌颂麻子的。

  许多沙雕玩意在那里心疼溥仪,真就不记得溥仪当年说过的豪言壮语?

  “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不让我当这个皇帝就不行。”

  对比一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朕百姓一人”的崇祯,谁更该被人心疼?

  纵然崇祯有其该死之处,但是也请某些脑残们记得,紫禁城是崇祯皇帝的老祖宗朱老四建起来的,不是溥仪的老祖宗建起来的,就算要说回家,也该是姓朱的回家而不是姓爱新觉罗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被时间抹去了那些惨剧的记忆。

  不过,万幸的是钱聋年间距离那些惨案发生的时间只有一百三十多年,一百三十年的时间,还抹不去天下汉人泥堪的记忆。

  从鞑子立国,一直到鞑清凉凉,反清复明的活动就从未停止。

  就算是退一万步讲,喊反清复明的都是野心家,百姓们也已经遗忘了那些惨剧,可是这层出不穷的叛乱,终究还是说明了一件事:

  我鞑清官府一贯的尿性就摆在那里,百姓平日里遭了多少欺压,遭了什么样儿的罪,百姓们心里清楚,以致于只要有人喊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就会有老百姓跟着造反!

  因为对比起被评判为腐败黑暗的大明,我鞑清让百姓活的更加痛苦!

  所以,阿桂和明兴在《鞑清山东报》里面越是吹捧麻子和钱聋,普通老百姓就越反感麻子和钱聋,谁都不关心也不相信那些扯犊子扯到狗不都信的东西。

  结果就是阿桂和明兴连夜弄出来的《鞑清山东报》不能说没人看,只是看的人极少,鞑子统治下的百姓也懒得听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听了也全当是放屁。

  反观沂州、兖州和莱州的百姓,随着鞑子官府的消失以及农会的逐渐铺开,百姓身上的压力忽然就去了一大半,每天除了种自家的地就是由农会组织着挖井,相对空闲的时间比鞑子统治下的百姓们要多的多,闲下来的时候自然就愿意听一听《孟良崮日报》。

  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反映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奴隶和主人。

  奴隶只关心怎么活下去,想的最长远的也不过是下一顿该吃什么,主人却会操心自家的地有没有种好,牲口有没有喂好,鸡鸭有没有喂好。

  随时时间的进一步推移,这两种心态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

  鞑子官府治下的百姓,更习惯于躬身弯腰,而孟良崮这边的百姓,却习惯了挺直腰板走路。

  当然,也不是说孟良崮这边的百姓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