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七十二章 非常可乐_重生过去当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便面厂而已可是想了想光建一家方便面厂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所以想来想去,叶麟准备建一家食品厂,食品厂可就不止方便面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饮料什么的,这都属于食品。

  一九七九年,也就是今年,可口可乐进人国内市场,当然,进人得有些周折。

  因为这种饮料曾长期被认为代表“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国内老百姓,只在电影里见过可口可乐,而电影里的可口可乐又总和米国兵联系在起。

  朝鲜战争之后,可口可乐的形象已经不单是饮料那么简单了。

  当时的国内还不可能接受可口可乐这个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产品。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时任中粮油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的张建华建议,将可乐引人国内,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李强表示同意。

  根据中粮总公司的安排,在香江五丰行的协助下,首批三千箱瓶装可口可乐于一九七九年底由香江发往帝都。

  可就算是这样,可口可乐当时的销售对象严格限制在来华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当中,销售地点主要是友谊商店。

  这座位于建国门附近的友谊商店,在后世对于普通国人已经没有任何神秘可言,但是在这个年代还是特别神秘。

  就算是在后世,在友谊商店的一角还可以买到可口可乐。

  不但如此,可口可乐的价格还不低,一瓶就要四毛钱,也就是说,喝一瓶可口可乐,就是普通家庭两个人一天的伙食。

  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友谊商店就是奢侈品的象征。

  从一九七九年起,可口可乐只能在友谊商店和涉外的旅游宾馆卖,这是国家提出的条件。

  不过也不是没有国人喝过这种洋饮料,手里外汇券多的,可以用外汇券买,不过不能多买,这是有限制的。

  说白了主要还是太少,三千箱可口可乐够干嘛的,虽然这只是第一批,但不要忘了,这可是用船运输,从米国到国内,辗辗转转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到不了。

  是的,叶麟也要做可乐,对于叶麟来说,做可乐并没有什么困难的,现在就是差一个名字。

  所以想来想去,叶麟准备把非常可乐的名字拿来用。

  只是这样的话,就有点对不起娃哈哈了,要知道非常可乐可是娃哈哈生产的,只是没有走出来。

  而且叶麟之所以用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一旦做可乐,估计娃哈哈也就不会做了。

  到时候不要说娃哈哈,估计可口可乐在国内也找不到了,甚至说任何可乐都可能找不到。

  叶麟之所以有这个自信,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白了就是市场占领的问题。

  等可口可乐允许全面销售的时候,叶麟的可乐可能已经在全国铺开了,这个时候,可口可乐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干瞪眼。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后面叶麟也会做各种各样的饮料,食品,他不但要做大也要做强,虽然他知道这并不容易,但不做永远不知道行不行。

  叶麟有资金,有技术,如果还不敢做,那人家一穷二白是怎么做出来的。

  。。。。。。

  PS: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以后加更看头一天的成绩,头一天的成绩好,第二天就加更一到两章。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