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凉州变化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就气势汹汹的带着状书去官衙状告官员。

  前几天,郡一级官府不厌其烦,恨不得将百姓赶出官府。

  谷/span但从第六天起,各地郡府就陆续感觉到状告的百姓蓦然少了七八成。

  往日里能一日能接收到几十份状纸,但现在一天就只能接收到两三份。

  大家都是官员,对彼此什么德行太了解不过。不可能前几天还贪污枉法,无法无天。仅过了几天就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能作到郡府一级的官员也没人是傻子。对这一反常现象,官员们比关注百姓案情还要积极百倍、千倍。

  前者只是一些小民的生死问题,而后者却关乎大老爷们的乌纱帽。孰轻孰重,大老爷们看的太清。

  在这种全力以赴下,郡府官员很快就搞清楚了状况,州府就派人拦在郡府门口,看到上告百姓就给拦下。

  州府官吏现场帮百姓判断案情,伸冤平反,释放囚犯。

  各郡官员直接跳脚,这不是把郡一级官员往火坑里推吗?感情到最后,贪污作恶的是你们州县,扮好人装清官的还是你们州县。就我们郡府一级完全事不关己,最后却担了毫无作为的骂名?

  这真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就我们郡府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活该受罪了呗?

  一旦监察御史、巡查使发现这种情况,郡府官员们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但还没等郡府官员们想出对策,石破天惊,震动凉州的一案发生。

  武威郡休屠县,一户氐人,全家老实本分,并没有参与叛逆。

  氐人是张瑞非常欣赏的一个种族,这个种族是所有胡族中与诸夏最像的。其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

  所以县中小吏看中这户胡人家中的少女,少女长得面容清秀,又知书达理,能弹箜篌,织素绢。是个婚姻良配。

  于是小吏将其父关押入狱,强迫少女就范。

  其家人前往郡府状告,却被州府的官员拦下。

  州府官员们拦截百姓,可不是他们德行高尚,一心一意为百姓作主。而是弹压各种状告,阻止县一级大量官员暴露丑闻。

  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责令县一级的官员别做的太过分。有人状告,就赶紧放人。别把事情闹大。

  当今皇帝被誉为圣人天子,只要事情闹大,一定会心系百姓,血洗整个凉州官场。

  可是州布政使司官员们日夜提防,千忧万虑的事情,还是爆发了。

  显美县的这名小吏答应了放人,却故意拖延了三日。并趁此机会,深夜前往这户人家家中恫吓,故意夸大的说:“就算去状告又如何?县、郡、州三级官员都是他的同党。谁能奈何他?要想救出你父亲,除非你乖乖爬上老爷我的床。”

  这本就是一户单纯、本分人家,是最心慕王化,积极归化的氐人。自始至终未曾参与叛乱。

  少女就要同意,其母却不堪受辱,一头撞上了院墙。

  随着事情闹大,小吏心虚,留下几句恫吓就逃之夭夭。

  但几乎闹出了人命,左邻右舍都来探望,总有饱读诗书,心思活跃的亲人。

  听闻小吏嚣张的恫吓后,义愤填膺。主动帮忙谋划,让少女头顶《诏登闻鼓令》前往长安,敲登闻鼓伸冤。

  《诏登闻鼓令》内容非常清晰,没有任何繁琐文字。只规定,若天下百姓受到冤屈,可以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

  而且浓墨重彩的强调,沿途任何官员敢欺压霸凌,百姓可以直接把官员绑了,押送京城。

  只要头顶《诏登闻鼓令》,沿途任何官员将校不得阻拦,一律放行,且需遣官吏礼送出境。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