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再会于殿试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上来回往返,已经不亚于当初发动的河东之战。

  所以建设潼关必须以华阴县的青壮为主力。

  司马朗立即躬身应诺,说道:“某必不负主公所托,清查县内每一个隐匿户籍,尽可能招募更多徭役,参与潼关建设。”

  为了修建潼关,鹰扬将军府出动了上百名参军,三千余将士配合数百名精明能干的杨氏族人,用了整整六天时间,详细测绘了华阴县境内的各处险要之地。

  最终选址在北临黄河,南踞山腰的险隘之处建关,大河之水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十分符合潼关这一名称。

  雄关设计高达十八米,长两百二十米,宽达十二米,城墙上足以并行六匹骏马。

  其南侧为险峻无比的太华山,人力完全无法翻越。北侧则是滔滔大河,激流汹涌。

  当雄关建起,从关东进入关中,潼关便成了不可绕过的门户。

  这种军国大事,不存在任何拖延的可能。

  当将作监设计好图纸后,数千名工匠片刻不停的开始施工建设。华阴县令司马朗亦及时的送达上万名首批徭役,后续徭役仍旧在源源不断的征发。

  待潼关建设步入正轨后,张瑞便留下了高顺统帅精兵万余在此地驻防,监督工程进度,把守风陵渡。

  自己则率领文武重臣返回了长安。

  而此次返回长安的当务之急便是为士子们举办殿试。

  殿试,为科考中的最高一段。因主君在宫殿前策问贡士而得名。

  问策的不一定是皇帝,所以张瑞便直接保留了殿试这个名字。

  长安的宫殿群在赤眉之乱时已被焚毁,但京兆尹府邸不知为何成为史书上明确记载幸免于乱的建筑。

  所以此次的殿试便在京兆尹府衙内的大堂中举办。

  因为今岁报考人数是去年的数倍,且鹰扬将军府辖地大幅扩张,所以殿试的人数也连番数倍。由去年的二十人,变为了六十人。

  六十名才干不菲的士子正襟危坐,倒的确使大堂内文风俨然。

  侍卫嘹亮的声音响起:“鹰扬将军到!”

  士子们立即起身行礼,拱手行礼,拜道:“恭问明公金安。”

  以明公相称既为了确立效忠关系。也是为了表示尊荣,殿试,只排名次,不予罢黜。所有进入殿试的学子,皆鹰扬将军之肱骨栋梁,将来必委以重任。

  张瑞从容的走进大堂,转身面对众多才高气清的俊杰,欣慰的说道:“孤安,诸位才俊且入座。”

  六十位士子皆正襟危坐,恭谨肃穆的望向鹰扬将军本人。

  但此时,人群中有三人却惊诧得目瞪口呆,望着一脸从容的鹰扬将军,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随后张范、杨俊、司马微三人连忙以余光交流,看到彼此眼中的惊骇,瞬间确认眼前这位从容淡定的鹰扬将军就是当初在酒肆当中直呼总台名讳的狂徒。

  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以鹰扬将军的身份,直呼裴琚之名再正常不过!

  张瑞也一眼看见了人群中表情与众不同的三人,嘴角微微上扬。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