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章无题_神风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盐课目前主要还是以煮海为主,通过李雄大人的手下驱使二千名倭奴采伐燃料,再驱使一千名倭奴往返挑运、烧煮海水,如此一日可以成盐二百斤,不但满足我军上下的食盐需要,还有些许积蓄。”曹敏的工作还是认真的,张煌一问他就能回答出来,看见张煌是没有选错人。

  “时值隆冬煮海制盐耗费巨大,不过也只能做到中平而已,若是行省人丁滋长又如何不至中馈?”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张煌当然是不满足的。“到时候再增加煮海的倭奴嘛?”

  张煌双眼盯着曹敏,曹敏顿时被张煌给问住了。

  “现在行省只在九州一地,获取的倭奴数量毕竟有限,却有日趋衰竭的可能,户部也未雨绸缪啊。”

  未雨绸缪,如何个未雨绸缪法?曹敏有些迷糊了。

  看到曹敏这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张煌微微一笑:“本官曾听得晒盐一法,不知真伪,未加尝试,不过若是成功可以解决行省未来吃盐的大问题,说不得还可以向各处发卖赚些钱财回来补贴行省度支。”

  “竟有此等好事?”曹敏大喜,不过随即明白过来自己在张煌面前过于放肆,顿时觉得有些尴尬,于是抱拳问着。“不知大人所说的晒盐之法如何操办?”

  “此事我已经写下大致的步骤。”张煌倒是喜欢曹敏的直爽,毕竟他也是军人嘛。“回到行省之后,你且让周意到本官处来拿取。”张煌也可以直接交给曹敏,但任命周意为户部郎中是他自己的决断,周意又没有犯错,张煌自是不会故意跳过,让其难堪的。“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届时本官一定要看到第一块盐田·······”

  “兵部少辅大人,”鹰司兼平等一干倒幕派公卿抢在万里小路宣房正式向朝廷报告九州之行前接见了这位地位较低的名家殿上人。“我等想知道元寇对当前幕府和朝廷的求和到底持何种观感。”

  “元寇甚为倨傲,直到下官离开九州当日一直只和投靠元寇的日僧西园静仁以及元寇中一位同样是从五品的治部(注:日本的治部相当于中国的礼部,而式部相当于吏部)官员。”万里小路据实说着。“元寇一直坚持当初议和三条件不可变更。”宣房也属于倒幕派,否则就不会派他去九州了。“直到最后一日,临行之前,下官才见到了元寇在日本的最高长官,相当于从二位左大臣的参知政事张煌张大人。”

  听说万里小路见到元军的最高长官,一众公卿的目光都紧紧的聚焦在他的身上。

  “这位张大人显然非常了解日本现状,他跟我元军入寇高丽的故事。”

  “元军入寇高丽的故事?”事实上越是高门显贵越是对外界的事务无知,这些在京都的公卿们除了无病呻吟的艺术、佛事、宴饮、女色之外,显得对邻国发生的大事并不关心,以至于宣房此言一出,众人一片茫然。

  “是,”万里小路当然明白这个大人们是什么货色,于是把张煌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这位张大人说了,只要朝廷能答应割让九州和两国通商,他愿意接受我朝关于第一条修改的意见,而且愿意出售兵器给勤王志士······”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