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漂亮的成绩单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尼真人版的演员都请了,只要这些人都用上,对方可选择的余地就不多了,这也是先下手为强的一个绝招。

  然而深思熟虑后他改变了这个笋想法,破坏了别人未必就能成就自己。

  这倒也不完全是思想境界提高,主要还是剧情方面的考虑,他不打算走迪士尼那种公主故事的套路。

  那是美利坚风格的叙事,总是价值观先行,这显然和东方传统不一样,东施效颦不是好主意。

  据说最早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第一批欧洲移民,十个里有九个是牧师,搞价值观是这个国家最原始的基因之一,功力非常深厚,最好别陪着玩。

  如果故事变了、人物设置变了,是否需要请那几位熟面孔撑门面,得再看情况。

  迪士尼挑演员的要求很多,不仅仅得是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华人,还要求英语流利。

  因为这是好莱坞电影,台词是英文写的,大陆上映的版本是另外配音的。

  国内英语流利的人很少,从最终的阵容上也能看出这一点,只有甄子丹一个中国籍的。

  在杨树看来,只要天仙不叛变,迪士尼很难在华人中找到适合饰演花木兰的演员,找一堆好配角没用,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

  实际上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总体上是失败的,只成就了天仙,在国际上提振了名气,其他都乏善可陈。

  首先是故事拘泥于动画版,但改的地方都改得不好。

  比如去掉了动画版最精彩的木须龙,没了搞笑担当,令老影迷失望。

  再比如为了迎合新时代政治正确,避讳职场骚扰,把将军与花木兰的爱情故事也改了,有些莫名其妙。

  这种故事如果往骚扰方向考虑,一个女人变装进了军营,算谁骚扰谁还不一定呢。

  另外为了彰显女性主义,剧情到一半时花木兰突然觉醒了,不肯再男装出现,而是披散着大波浪长发穿着红衣上了战场。

  这些扯淡的剧情可能会讨好欧美观众,可惜影片上映时欧美正肺炎咳嗽,票房没指望上。

  而这部中国题材的电影因为只有一张中国皮肤,黄皮白瓤大香蕉,也不受国内观众待见,豆瓣评分,没有及格。

  大陆票房将近3亿,基本上看在天仙面子上贡献的。

  因为上映时除了大陆,其他地方都在咳嗽,票房加起来才1亿多点,这部电影耗资人民币24亿,亏到姥姥家的姥姥家了。

  剧情改得不成功只不过在大陆被吐槽,其实欧美观众并不在乎,反正也不了解中国历史,迪斯尼怎么拍都无所谓。

  票房失败和生不逢时有极大关系,那么不妨作个假设,如果没有瘟疫影响,迪士尼在这个题材上投入20多亿人民币是否明智呢?

  这个对杨树投资《花木兰》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其实不能说迪士尼头脑发热。

  第一世的情况就不用多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