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秘的仪式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欢欣鼓舞引以为傲。

  迪斯尼动画版《花木兰》商业上无疑大获成功,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那个年代三亿美元的票房成绩相当亮眼。

  不过在大陆的票房成绩并不好,大部分中国观众对该片并不买账,许多人认为花木兰设计得像个外国人,一点也不好看。

  尤其是表情和行事方式就是个美国人,与东方女人不搭边,故事也改编太多,令人难以接受。

  杨树见多识广,动画版花木兰的形象,其实很像后来《尚气》里的那个女主奥卡菲娜,脸型、眼型、说话表情一模一样,这应该是某种刻板印象。

  可以这么说,迪士尼只是按照以往的创作套路,设定了一个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花木兰形象,黄皮白骨,符合的是他们自己的审美。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后来的真人版花木兰,妆容不忍直视,连中国的地理常识都是错的,在国内风评同样不太好,豆瓣不到五分。

  迪士尼是考虑过进一步中国化的,迎合已经崛起的大陆市场,真人版电影曾经接洽过李安和姜纹,请他们出面执导。

  这是后话还没有发生,骆雪认为由华人名导负责制作《花木兰》将会更加有益于全球发行,倒是与迪士尼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李安和姜纹都拒绝了,因为没有给他们充分的创作权。

  迪士尼坚持制片和编剧都得用它指定的,虽然制片人制作过《蝴蝶效应》,编剧编过《侏罗纪世界》,都是好手,但这些人也都不了解中国文化。

  如果杨树追求与迪士尼合作,肯定也得互相妥协,在妆容、美工、剧情和台词上改来改去,必须得符合好莱坞的价值观,最终拍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土洋结合的产物,如同老谋子的《长城》。

  一连半个月杨树都在整理剧本,到九月二十号时,《桃子》票房破了六亿。

  无论算不算上通货膨胀,一个新的华语爱情票房纪录都诞生了。

  虽然拒绝了许多活动,可这种情况下杨树也没法完全闭门谢客,所以许多时间都待在飞鸿轩,接待一些没法不见的客人。

  另外在威尼斯做了那么多前戏,现在当然得与天仙好好沟通一下《花木兰》。

  她的《烽火芳菲》和《夜孔雀》都拍完了,难得有一段空档挺有时间。

  杨树邀请她前来飞鸿轩共商大计,结果来了一次后就上瘾了,之后一有空就跑来继续共商大计。

  “为什么要拍《花木兰》呢,你觉得我能演花木兰?”

  天仙挺喜欢杨树的大院子,更喜欢在花园里兜圈散步。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如果讲道理的话,花木兰应该长得比较普通甚至男人婆,不应该漂亮,更不能太漂亮,不然不可能在军营里混几年没被发现。

  不过真认真讲道理的话,这个故事就不成立了,花木兰即便长得再像男人也毕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