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2 第一站_超级电力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才主动握住张逸夫的手,“张局长,路上好走吧?”

  这问题太朴实了,张逸夫都不知道该怎么答。

  侯丰紧跟着介绍另一边:“这位是小孙。”

  实在没办法。只能小孙了。

  “你好……你好……”

  寒暄过后,厂长冲旁边的女干部道:“来来。你给领导介绍一下吧。”

  女干部倒也算清秀,挥臂道:“里面请。”

  几人一边走。女干部一边介绍,那声音像是播音员,显然已经千锤百炼了。

  “石龙坝水电站始建于1910年,1912年5月28日开始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

  “1910年?”博哥听着一慌,“现在还在运行?”

  “是的,扩建过几次。”女子答道。

  “1910年……还是清朝吧?清政府可以啊,还跟这儿搞起工业现代化了。”

  “据说是吴三桂搞的。”张逸夫假正经说道。

  几人一怔,老魏挠了挠头道:“是么……吴三桂啊?”

  场面颇为尴尬,张逸夫也自知失言了。

  他只是想开个玩笑而已,却没想到几人都不好接,估计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知自己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在卖弄,不好笑,也不好戳穿。

  “开玩笑的。”张逸夫连连摆手道,“1910年慈禧都死了,吴三桂怎么可能还在云南……”

  “哈哈!”

  几人这才敢笑。

  “话说这个电站的始建也是一波三折,跟现在的状况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张逸夫站在门前感叹一番,冲女子道,“辛苦你介绍一下吧。”

  “这……”女子有些慌了,介绍稿里还真没这段,紧张地望向老魏。

  张逸夫也没有为难她的意思,见这阵仗干脆自己介绍起来:“我上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看过一本书,专门讲石龙坝的,电力出版社出版。作家所书,在始建之前,石龙坝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是官办还是民办?按照咱们的背景来说,就是国营还是民营。当时的滇南劝业道道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局局长,希望走官民合办的道路,那个人思想比较新锐,主张给民营资本机会,引进优秀技术。后来由于资金不足,改为商办,也就是民营。”

  博哥惊道:“这人够前卫的啊,梳着辫子脑子这么快?”

  “太前卫也不一定是好事。”老魏呢喃道。

  “这事儿魏厂长说对了,民办电厂触怒了朝廷,这位局长就这么被革职了。”

  博哥无奈摇头。

  张逸夫继续道:“后来上任的局长,根本不敢再碰这事儿,后来还是朝廷动荡自顾不暇,没空理会滇南,商会爱国实干家挺身而出,出资出力,延续官商合办的方法建成了,始建于清末,建成已是民国。”

  听过张逸夫的叙说,就连博哥都萌生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再看面前的这座谈不上恢弘的厂房,已是肃然起敬。

  张逸夫又感叹道:“17个月的时间,赶上了辛.亥.革.命,铁路损坏,运输延误,涨水停工,即便是现在的技术条件,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投产,也值得夸赞了。”

  其实他话没说全,这件事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靠商贾做成的,巨商不遗余力推动,官府只要写一个“允”字就可以了,在那种环境下,做这种事,显然不单是为了求财了,几乎是用命在投资,只为振兴国家工业。

  “今天,仍然在运行啊……”博哥也收起了不羁的劲儿诚然问道,“设备是哪里的?”

  这个问题女干部倒是很清楚,赶紧答道:“德国西门子,至今扩建过数次,容量已经达到了6000千瓦,依然是坤明市供电的重要来源。”

  “现在里面的机器还是西门子?”博哥惊问道。

  女子笑答:“有,但几乎不会开,现在主力机组都在其它厂房。”

  说话间已走到一号厂房门口,逸夫见一副对联颇为有趣。

  上联:【机本天然生运动】

  下联:【器凭水以见精奇】

  横批:【皓月之光】

  想必对于当年的滇南人民来说,灯泡还是个太神秘的东西,夜晚能发光,只能理解为皓月了。(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