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百九十二章 忙碌与躁动_唐朝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隆基也没有半点慌『乱』的表情,只是静静的听着。

  “对于公主旧事重提,陛下依旧是沉『吟』未语”,这也是老套路了,李隆基知道父皇的脾『性』实与亡故的祖父“高宗皇帝”一脉相承,不仅生『性』尚简不喜欢多事,且是『性』子偏弱,他的沉『吟』不语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表明态度了。

  不过高力士随后的一句话却让李隆基刚才一直平静的脸『色』发生了变化,“后来,陛下许是耐不得公主的苦劝,遂命人将宋王及政事堂几位宰相都请了过来”。

  宋王李成器就是李隆基的大哥,既是嫡出,亦是长子,早在祖母武氏当政,父皇第一次登基为帝时就被昭告天下晋位太子,且这位大哥多年来行事谨慎,不管是对上对下都是孝悌有加,其贤王之名在京城里传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早在父皇此次登位之初其就辞让了太子之位,但在这皇权之争上只要自己一天还没继位,谁敢保证大哥就不会改变心意,更何况在此事上他有着太平公主的强力支持,“哦!大哥怎么说?”。

  眼见李隆基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尚能保持住平稳,高力士心里再次确定自己的选择不会有错,眼前这位才是真正有天子气度的,跟他比起来,宋王实在是太懦弱也太小心了些,也许对于亲身经历过武后大肆杀戮李氏宗族的宋王来说,这个皇位不仅不值得眼热,反倒是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吧。

  高力士心底的揣测一点都没显『露』出来,微微侧坐着身子用恭顺的语调继续道:“宋王殿下的回话依旧一如当日:‘国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旁边虽有公主苦劝,言说朝廷天下俱已安定,宋王殿下也不曾意动,后来更拜倒在陛下膝前涕泣不止,请陛下勿动东宫,以全兄弟手足之情”。

  李隆基蹙起的眉头舒展开来,沉『吟』片刻后慨然一叹道:“大哥的这份心胸本宫不及也!”。

  “宋王的确贤德”,在这种事情上高力士除了复述当日的情景之外实不敢『插』嘴太多,简单的说了一句后又道:“应召而来的政事堂七位相公里虽有五位都主张易储,但宋王殿下心意如此,他们也说不得什么,倒是韦安石及宋璟两位相公能持正言,力陈殿下之德功实为东宫佳选,宋相公随后更进言储君之设乃国之重器,不可轻动。请陛下下诏禁绝宫城及皇城内外再言易储之事,以安臣子及天下百姓之心。陛下虽没有从其所请,却也明言无易储之意”。

  至此,李隆基总算是彻底的放了心,“韦安石与宋广平两人能不阿权贵,实有宰相风骨。至于其他五人……”,看了高力士一眼后,他终究还是将想说的话直接说了出来,“不过是太平门下走狗罢了,跳梁小丑,不值一晒”。

  高力士心中陡然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