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八章 九品中正_狼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毅看来,曹操赤壁之败还在轻敌冒进,也许是志得意满的原因,当时贾文和就曾经给出过暂缓攻之的意见却没有被其采纳,想必在曹操生命走到尽头的一刻,英雄心中最为遗憾的便是此战!

  刘毅不想与曹操走上同一条道路,他不允许自己的征途上会有赤壁之战这样的惨败出现,因此他必须要时刻保持谨慎的心态,不去看轻任何一个对手,同时广采善言,招贤纳士,亦要加强自身属领的建设与发展,论文才他不及曹操,可他要写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不希望在自己的终点到来之时还有着巨大的遗憾。

  诸葛孔明在给刘备的隆中对中曾有言“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虽然后世对此有着种种不同的评论,可在刘毅眼中这至少是谋取天下的一条可行战略,只不过刘备没有加以贯彻罢了,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却未见蜀中人马攻击秦川,致使曹操可以全力以赴的对付这以一路偏师,造成麦城千古之恨!此中原因先今却已是不可查了。

  但诸葛亮的隆中对却给刘毅提供了一条思路,既然其人可以两路出兵以谋中原之地,那自己不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吗?至少这是一条可行的战略。刘毅眼下要做的就是稳固基础,逐步发展,切不可急于求成,此时他的属领虽不及赤壁之战以前的曹操,可无论人口还是生产力却要过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只会越来越加强大,这其中只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不可轻易犯错,尤其不能在战略上失误。

  今日在州府之中议事之时,陈群向刘毅提出了一个选拔人才新制度构架,从其思维的缜密与论证的充分来看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来做此事的,此时这个制度虽尚未定名,可刘毅却知其名为“九品中正制”或“九品官人法”,在华夏历史上延续了将近四百年的时间,直到隋唐之时科举制的出现才代替了他的作用,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之中,这个方法直到曹丕继位之时才由陈群提出,却想不到如今竟然被提前了二十年,恐怕又与自己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陈群提前很多年得到了重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幽州的发展则更是迅速。

  所谓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