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回家_重生长白山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儿子叫到身边,“大郎,你们几个在姥娘家也都玩的差不多了。回来得收收心,别玩野了。这几天尽量别出去玩,也别到你奶跟前去,你爹要扎笤帚了,跟着打个下手帮帮忙。”

  “哎,娘,知道了,我会看好弟弟们的,你放心吧。”大郎点头表示会听母亲的。

  佟云松从外面仓房拿回一大捆高粱糜子,这种高粱和吃饭的那种高粱不一样。这是专门用来扎笤帚和刷帚的叫做帚用高粱,结出的高粱比饭高粱柴,不好吃。只能喂鸡,或是荒年掺在别的粮食里。扎笤帚的和扎刷帚的还不一样,扎刷帚的要高一些,杆子细一些。高粱秸子下面都是一节一节的,直到结穗的那节最长。收地的时候是地上的部分都割回来,然后在穗子一下留大概五六寸的地方剪下来。把穗子上的高粱都刮下来后剩下的就是高粱糜子,可以用来扎笤帚或是刷帚。扎刷帚的那种高粱,除了穗子之外的最长的部分还可以缝盖帘,也叫纳盖帘。这种高粱杆纳的盖帘结实耐用,圆形、方形的都有。圆形的可以盖面盆,当缸盖,方形的一般会圈上三个边,用来放饺子或是别的吃食。所以这种帚用高粱是用途很多的,一般农家都在地头上种上一些。佟云松拿了些麻绳和一根木头棒子扎着笤帚,大郎几个在一边看着,有时会帮着递点东西,却不会乱拿捣乱。

  扎刷帚的糜子在穗子后面留有五六寸长的杆,把糜子梢对齐捋上一大把用一根粗麻绳捆两道。麻绳的一端栓在木棒子上,两脚踩住木棒使劲勒糜子把,这样就把刷帚糜子勒的结实的捆在一起,然后用细些的麻绳在粗绳旁边使劲扎紧。这样的方法在扎上一道,一把刷帚就扎成了。大郎几个崇拜的看着父亲,佟云松到是笑了,“这有什么难的,手上有劲就行。”佟云松干活利落,没多长时间就扎好了六七把。接下来又去抱了些笤帚糜子回来扎笤帚。

  扎笤帚的活就没那么快了,笤帚糜子后面的杆留的比较长,这是做把用的。先扎上一小把,然后在距离第一道麻绳半指宽的地方再加一小把糜子扎上。就这样一直往里加,后加的糜子要适当的把杆剪掉一部分,要不然到最后笤帚把会太粗了。剪掉的茬口要藏起来,这样才美观。等糜子加到一定的程度就行了,这时只要扎好把就成了。扫炕笤帚把要短些,最好弄成弯的,这样用着方便,扫地的笤帚把就要长一些了。扎笤帚费劲,佟云松只扎了一把天就黑了。

  方氏做好了晚饭,叫大家吃饭,老2和老三媳妇都领孩子回娘家了,家里就剩下老两口、佟家四个儿子、方氏和孩子们,就都挤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桌上一盆土豆,一盆酸菜,酸菜里没多少油腥不太好吃。秦氏是严格控制菜里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