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百二十三.战争:不择手段。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国本土,一直以来都是时叛时降,大体上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样。帝国强盛时安分守己,帝国衰弱时就趁火打劫。孝桓皇帝时期,曾经跟着鲜卑人一起入侵帝国边境,抄掠边民,再次背叛了帝国,不过自从建宁二年玄菟郡守将耿临打败了他们的入侵,斩两千级以后,这个无信地墙头草国家就再次请求归属玄菟郡管辖。当时刘宏出于鲜卑未除的考虑,接受了高句丽地归降,不过在他自己的计划书里,高句丽被列上了消灭目标之之间制造了一个军事缓冲区,虽然帝国对鲜卑进行了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出了等同于全面宣战的通告,但实际上帝**队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长城一带,而檀石槐在损失了一万五千士兵以后,暂时无力动对长城防线的进攻,只能将注意力放在了扶余和高句丽等国身上。不过由于去年慕容平在撤退时,进入高句丽大肆劫掠了一番以后。让高句丽和扶余都是对他们保持了十二分地戒备,让他无从下手,于是造成了表面上的和平.

  当然这一切局面都和刘庆征无关,他所在意的不过是和鲜卑人的交易能否顺利完成,在高句丽地都城内,刘庆征有着自己的宅子,以便和那些鲜卑商人联系。

  三天后,刘庆征见到那个时常和他做买卖的鲜卑商人,一个汉名叫鲜于的矮汉。由于刘庆征和鲜卑做了近六年的生意。在鲜卑人心里也算是信得过的那些商人,因此有时候他们也会提些犯禁的买卖。

  鲜于喝着酒。一边寻思着该如何说服刘庆征,他是檀石槐手下的心腹之一,专门负责和汉国商人进行私底下地贸易,自从卢植来了幽州以后,就查禁铁器买卖,本就让他们的武器供应紧张,去年和南匈奴地一场大战更是消耗了他们不少箭矢,而汉国天子全面封闭长城,禁止贸易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想办法弄到足够的精铁,恐怕用不了几年,鲜卑的大军就会失去其原本的威力。

  鲜卑为祸帝国的孝桓皇帝时代,蔡邕曾上疏云:“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生,兵利马疾,过于匈奴。”直接就点出了鲜卑之所以强于过去的匈奴,便是他们学习帝国的典章制度,用汉人做谋士,从而有了严密的组织,而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拥有了精铁打造地兵器,帝国原本在军事装备上地优势被缩短,才让鲜卑成了心腹之患。

  檀石槐作为鲜卑的雄主,当然明白精铁对自己地重要性,没有精铁输入,就没有锋利的武器,从而也就失去了向汉国挑战的资本,他原本让韩遂去汉国,向汉国天子低头,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汉国天子和以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