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3章 哥又来魔都了(下)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找微臣作为中人,愿意全部以正常市价吃下来,他准备转运到北方的直隶、辽东等地囤积售卖,赚取差价。微臣没有答应,上海县的官仓粮食已经存放了一年多了,该置换一批新粮。其实如今上海已经成为东部沿海一带粮食的转运集散地,不但四川湖广江西安徽的粮食,还有交趾日南和南洋甚至西洋的粮食都会集中到这里,十分方便,就拿从交趾省来的稻谷来说吧,足够上海县60万人口吃上半年的口粮,10艘货船2个月时间便运足了……”

  刘坤一没有再听下去,张之洞的话让他心中充满挫败感。自己以为困难的粮食问题,如此轻易地便解决了,而且,那交趾、还有南洋,甚至西洋国家的粮食那么多,竟然吃不完一样,四处廉价售卖,莫非,这个时代真的变得跟圣贤书上说的不一样了?

  冯云山这边却丝毫不惊奇,也没注意到刘坤一的心事变化,他正在听张之洞禀报的上海发展情况,除了经济人口民生方面的,他更重视的是上海的教育和近代工业。

  “陛下,除开西洋教会开办的印刷出版馆,如墨海书馆、美华书馆等外,还有上海机器制造总局下设的上海翻译馆,以上海为基地,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并建立了中华帝国第一处公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凡中华帝国的子民,在验明身份之后登记入内,均可在馆内借阅图书。

  学校方面,上海更是今次于圣京和南京(广州),除了前年朝廷教育部和工务部联合设立的中华帝国铁道学校之外,上海机器制造总局开办了上海机械中等学堂,上海船政局辖下开办了船政学堂,商务部开办了上海商贸高等学堂。微臣见上海纺织业发达,其他各类手艺匠人需求众多,分别于前年开办了上海纺织中等学堂,去岁开办了一家上海技艺中等学堂,还有一家师范学堂和洋文学堂。”

  冯云山夸赞道:“张爱卿在上海干得有声有色,不负朝廷重望,朕甚欣慰!上海县能以一县之力,举办起纺织、技艺、师范和洋文这四家学堂,实为不易。传朕旨意,命其他有条件的府县,效仿办学,提高百姓教育文化水平,是为强国富民之本。至于爱卿本人的赏赐……”

  冯云山顿住不语,转头看向一旁的松江知府刘坤一,见其脸色微变,轻笑解释道:“刘爱卿不必多虑,松江府这两年也发展得不错,只不过相对于上海来说,还是慢了些。朕倒是希望,爱卿能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官员才是真正的好官,才是圣贤所希望的!”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御船继续前行,已经来到上海旧城东北侧的租界外滩处。

  夜色中的19世纪的上海城,犹如黄浦江水流淌在冯云山的面前。经过十多年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