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2章 上海的发展(上)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优先。”

  换乘只有三百余吨排水量的蒸汽炮艇,驶近苏州河口时,天色已近黄昏。站在甲板上,冯云山眺望不远处的上海外滩码头,那边有数艘商船进出港口,次序井然,而码头旁的泊位还停泊着十余艘体型庞大的中国商船或是西洋武装商船,一片繁忙景象。

  冯云山见一旁恭谨而立的松江知府刘坤一和上海县长张之洞,招招手让两人靠近自己,指向黄埔江的右岸,道:“两位爱卿,如今这可是你们的治下,看这港口货船繁多,进出井然有序,朕心甚慰,可愿为朕介绍一番?”

  刘坤一看了看张之洞,附身向冯云山一禀:“陛下忘了上海乃是特区,归张大人治下,直接对朝廷负责,不归松江府管辖,微臣哪能介绍?还是张大人熟悉,由张大人来禀报陛下。况且微臣所治的松江府也不会有这么多洋人四处横行。微臣一向认为,为政之道,要在正本清源。大乱既平,人心将静。此时正应该摒弃西洋通商诸条款,驱赶一众洋商,务农办学才是正理。”

  冯云山笑笑,对于刘坤一,他虽接触不多,此刻却也知道此人此时的作风保守,因固守旧,作为儒学之士明显对洋人很排斥,提倡自力更生,教化育人来治理地方。不过,熟知历史的他自然知道,这个刘坤一作为历史上湘军中的重要人物,一开始确实思想保守,但最终从一名信奉儒家经典的封建士大夫发展成为晚清著名的洋务外交家。

  就算他如今还是思想保守的封建人物,冯云山也不排斥他,反而还是任命他为松江知府。毕竟他一直以来僻居内地,没见过与洋人通商贸易的好处。加之饱读儒家经典,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气节,“忠君”、“安民”成为他的目标和全部,不过,后来他在出任两广总督四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之后,在实际政务中与洋务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逐渐认识到洋务对国家的好处,便开始慢慢转变,于国于民有益的洋务措施也开始施行。再后来,当甲午战争满清战败之后,刘坤一受到剧烈的促动,猛然惊醒,开始积极经办修铁路、开矿、发展农工商等洋务项目,并提倡西学,改革教育,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领袖,也成为晚清变法图强的最大宣传者和鼓动者。

  因此,冯云山并不心急,他相信,等刘坤一多接触洋务,便会如同历史一般转变过来,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

  于是,冯云山看向张之洞,对于这名后世比刘坤一更为出名的满清重臣,他寄于极大希望。

  年轻的张之洞嘴角已经开始爬上黑须,双目炯炯有神,朝冯云山一礼,道:“陛下,刘大人,众位大人,请看那边便是苏州河口,从河口至前面上海城北这二里江畔,微臣都将之划为外滩特别区域,与朝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