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5 章 左宗棠的惊叹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宁缺毋滥,保持着非常低的官兵比例,而且,毛奇强调的军中将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平等和军事问题讨论中的自由氛围。

  毛奇在培训中要求,在日后的讨虏军总参谋部中,要形成一种军事问题要由普通参谋、主事参谋,甚至各处处长和总参谋长,一起展开激烈争论的“特有传统”,不要因职位高低限制对该问题的意见,说不定,普通参谋的意见才是对的,要在战前避免指挥官说了算,而战后指挥官按照制订好的计划,只由他说了算。对于基层将领,毛奇要求,排长和连长要把自己当成全排或全连士兵的父亲,熟悉他们的喜好、优长和缺陷,甚至家庭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团结整排整连的将士成一个整体,便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最后,毛奇专门花时间提出了作为指挥官的指挥方略,他提倡的军事任务分配原则:只给某个部队下达作战任务,至于怎么完成任务,由该部队自行决定。这样一来,便能极大的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寻找战机、扩大战果方面,能起不少作用。特别是如今电报没得到应用的情况下,落后的通讯方式,更是如此。

  左宗棠从毛奇身上学到了近代战争需要的兵站、给养、运输、参谋、侦查和地形测绘等诸多军事知识,可谓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特别是针对毛奇所说的铁路和电报在战争中的应用,更是让左宗棠叹为观止。他想不到,这行军打仗还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从毛奇嘴里所说的西洋国家的战争中,他发现讨虏军的作战方式真的还很原始。

  也许在那些洋人的将领眼中,自己就是原始而古老的东方人,坐着轿子,指挥着一帮农民手持菜刀作战?可实际上也差不多了,除了使用洋枪,新式操练之外,其他基本都没多少区别。行军都是靠两条腿走路,发布命令和传递消息不是靠船只便是靠战马,跟毛奇所说的西洋国家的作战,行军靠铁路运输,发布命令和传递消息都是通过电报来进行,这边发布,千里之外的地方便立刻收到,这,这两相比较,的确,相差太大了。

  要不是毛奇说起,左宗棠和其他总参谋部的将领们,还真想象不出来,这世上竟然还有叫电报的这种神奇事务。想想看,若是当初满清王朝有这种电报,天平天国还在金田村起义的时候,一封电报送到北京,满清朝廷便立刻知道了,再一封下令镇压的电报发回广西,然后若是又有铁路运输清兵,几个时辰后,数万清兵将整个金田村团团包围,都不用一天时间,一个原本可以将整个华夏闹得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便才一起事就烟消云散,这也太恐怖了一些!

  左宗棠顿时有些明白了,这种铁路和电报为何会如此受到洋人的重视。难怪毛奇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