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9 章 接见与授官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这些官员长见识,同时也是考察他们,给他们启示:帝国需要的,是发展基础工业,兴办实业的官员,而这途径,便是学习洋务、开展洋务,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兴办工厂。

  不过,回想起刚才看见的那一幕幕,尽管李鸿章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还是不禁为之惊叹不已,实在是太过震惊了!

  这仿制的洋人机器,实在是性能惊人!他知道,洋人的机器设备五花八门,这回皇帝命人组织他们看的,只是织造局里面的新式缫丝机和新式提花织机。可单单这两样,便能彻底将一个连年亏损的织造衙门变成年盈利二百万两银子的工场,李鸿章不由得惊叹这西洋机器对于这个丝织业巨大的影响力。

  这还只是江宁一带的丝织,换了整个江南,整个华夏,又该如何?还有棉麻织布!单单从衣服这块,便得对整个华夏带来多大的冲击?若是再加上各行各业,这西洋机器对华夏的冲击,得是多么的惊人和恐怖?

  李鸿章突然又觉得庆幸!若是没有帝国的皇帝,怕是到现在,这些洋人的机器还在华夏国土之外,不断地生产各类低成本高利润的物件,再推销到华夏来,赚取华夏的财富。换了原本的满清,李鸿章不敢想象下去了。

  难怪满清朝廷坚持不肯放开通商口岸,坚持多年也不肯与西洋列强重新修订合约,若不是这样坚持,怕是用不了几年,整个满清国土都已被洋人的产品侵占了。不过,尽管如此,以朝廷的软弱,和满清皇帝以及满蒙王公贵族们的死要面子、实际懦弱怕事的性子,应该撑不了多久,只怕洋人再随便找个借口再发动一次战争便会屈服,到时候,只怕整个华夏铺天盖地地都是洋人的产品了。

  而且,若还是像以前一样,光靠闭关锁国般的抵挡是没有用的。抵挡一年两年,五年十年,难道还能抵挡一辈子?更何况还是私自流入的洋货,更让朝廷连关税都收取不到。李鸿章是个明白人,他自然清楚,唯有自己也能生产不逊于洋人的货物,才能抵挡洋货的大规模入侵。

  因此,帝国此举,大力引入西洋机器,开办工厂,发展洋货,实在是一个自强的唯一方法。

  李鸿章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

  这次来圣京参观之前,他还只是想着要做一名造福一方百姓、流芳名于世的好官,一展自己的抱负,“修己以安百姓”。可没想到,一场另类的科举考试上的考题,提醒了他,让他意识到,这个时代与以往都不一样了,光像自古以来的贤官,死守陈规,照着四书五经修身养性教化百姓还是无法造福一方,只有适应当今世界潮流,顺应大势,才能有所作为。

  而这通过这次对圣京织造局的参观,那名执事对新旧缫丝织机的对比,一下让他大开眼界,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