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5 章 炭笔_穿越古代卸甲归田养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混合均匀后,便填充进半圆笔杆中间的凹槽里,再把两个半圆合起来压紧,拿薄铁片箍起来,接下来把再笔芯烘干可以了。

  杨战把笔放进炉膛里,像烤红薯一样在小草做饭的时候顺便烘烤,经过了晚饭和次日的早饭,估摸着应该烘得差不多了,便捞出来准备试用。

  第一支炭笔完成了,杨战很有仪式感地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再铺开一张纸,左边放着刚出炉的炭笔,右边则是一把小刀。杨战在桌边正襟危坐,小草趴在他肩头紧张地看着,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彼此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然后杨战便左手执笔,右手执刀,开始削起笔来。

  削到一半,笔芯开始不断被刀刃从笔杆里勾出来,杨战淡定地把笔芯一次次摁回去,继续削。

  终于削好了,杨战捏起笔在纸上试写。

  “啊,我的名字!”小草指着淡淡的“林小草”三个字兴奋道,“写出字来了,太好了,当家的你成功啦。”

  杨战盯着纸上的字迹,搓着下巴思忖着。写是写出来了,但是怎么说呢,这字迹也太淡了一些,可能是黏土放太多了。

  杨战又重新做了一支,这次写出来的字迹很黑,但是笔芯又太软了,轻轻一写笔头就断了,而且风一吹字迹上的木炭粉就散了。笔芯容易脱离笔杆的情况也依然存在。

  杨战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拿了一个碗做量器,因为只找出来六片铁皮,便把铁皮重复利用起来,一次性做六支笔,笔芯则用不同比例的黏土进行混合,再把混合的比例仔细记录下来。

  为了一天多试做几波,杨战又另外烧制了一批普通木炭,用炭盆来进行烘干,虽然呛人了一点,但是烘干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因为削笔的时候笔芯一直会从笔杆中脱离出来,杨战便想着是不是涂点胶水粘一下。

  他去县城打听了一下,这才得知锦朝虽然已经有胶水了,但是都是由动物的皮或者骨头熬制出来的皮胶和骨胶,一般都需要专人在大锅里熬制,只有在一定规模的作坊里才会使用,制作繁琐不说,味道也十分上头。

  杨战打听清楚后就没考虑过用什么胶水了,还是先让小草熬一些浆糊试试看吧。把笔芯和黏土混合好后,由小草利索地在笔杆的接合面刷上一层薄薄的浆糊,然后再进行笔芯的填充。

  结果没想到浆糊还挺好用的,这样制作出来的炭笔,笔芯已经不会脱离笔杆了。

  经过几天的尝试,炭笔已经改良了许多,但是笔芯的硬度还是不太够。杨战试着在调和的时候兑了一点浆糊,结果笔芯是变得不容易断了,但写出来的字迹还是不太持久,炭粉的附着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目前木炭粉和黏土的混合比例已经是经过上百次尝试得出来的最佳比例了,杨战思考了良久,难道是木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