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章 《源代码》_华娱科幻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源代码》

  在陈景行看来这部由前世位面《黑洞频率》汉化而成的《信号》相比他拍的前两部电影更加商业化的元素主要有三点。

  首先便是大场面要多一些。

  电影开头身为消防员的父亲挽救因油罐车翻倒而可能引发的一起爆炸事故,这个开场戏中不仅包含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桥段,而且还有爆炸场面。

  其次则是父子亲情,这是一个父子之间相互拯救的故事,不管是科幻、悬疑还是其他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果不与人和人的情感相连接,就会显得有些冰冷,不够有人文关怀,同时其市场也会显得相对狭窄,《彗星》和《致命身份》其实就是这样的略显冰冷的科幻片。

  这样的科幻片也许能在一时刺激观众的兴奋度,但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也难以让观众感动,当然那种探讨更加宏大命题的科幻电影除外。

  最后一个商业化元素则是怀旧,父亲所在的时空在98年,虽然相隔只有十几年,但华国的发展变化堪称天翻地覆,这种变化比原版黑洞频率中美国69年到99年间30年的变迁还要大得多。

  在这部电影中,陈景行会尽力还原90年代末的风貌,这也能引发80后甚至一部分90后的怀旧共鸣。

  再加上这个精巧的蝴蝶效应模式的故事架构,信号这部电影在科幻创意上不会逊于《彗星》和《致命身份》,而在情感共鸣上却要远远超过。

  而另一个项目《源代码》从故事结构和节奏来说则更加接近大众认为的科幻大片,当然实际上他只是一部中等成本制作的电影,其商业属性也是不逊色于《信号》的。

  “你要做一列真正的火车?”张京燕听到他对《源代码》的拍摄要求后惊讶问道。

  陈景行笑眯眯地比划道:“不是一般火车,是高铁,确切的说只是1:1的模型,不用多,只需要造出来三个车厢,剩下的由后期解决。”

  国产电影中造火车模型进行拍摄的电影不是没有先例,《天下无贼》和《让子弹飞》都是这么拍摄的。

  “即便如此,仍然需要大量的特效镜头,比如高铁车厢外的风景,这需要大量的绿幕拍摄,特效镜头恐怕会是《信号》的好几倍,我不要差不多的效果,我要的是最好的效果,所以这部电影会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需要靠谱的后期视效公司,足够的制作经费,而且还要跟特效公司有充分的沟通。”陈景行认真说道。

  国内影视剧特效水平不高除了技术差和钱少时间紧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沟通不充分,效率极低。

  导演不懂后期,后期也不懂电影,彼此之间还缺乏有效沟通,导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表达不出想要什么。

  久而久之后期就成了导演心目中脏活累活的垃圾桶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