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我……我壮阳……(求推荐票)_女帝背后的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琼喊萧复来当然不是训斥他的,而是要给详细解释一下自己添加的几种方法,尤其是搞鱼塘养殖。

  他没有想到大周居然还没有出现人为的鱼塘养殖,不过想想也是,搞人工鱼塘这事情,据考证好像是两宋时期才有的,宋人会整活,很多古代的变革发明的东西都是那时候出现的。

  比如阉割家畜,一年两熟三熟的作物耕作法,以及稻蔬套种,稻麦轮种等精耕细作的方法,都是那时候出现的。

  可以说有宋一朝,大大提高了中华民族在种田方面的科学技术,这些东西吴琼虽然知道,但知道的也不是很详细,还是得回去好好百度一下,才能给大周老百姓们指导。

  当然主要是指导武稚。

  至于搞鱼塘,萧复显然是误会自己,还以为要引江河灌溉,那特么的谁家鱼塘连着江河啊?有渔网拦着也不行啊,因为搞海产养殖呢?大周也没有渔网拦着,不都的跑了啊?

  人工鱼塘,那都是人工灌水灌出来的!

  至于其他的方法,吴琼也都细细解释了一遍。

  萧复明了知道,便去着手安排了,按照天子的话来说,就是越快越好。

  春夏,就是预防蝗灾最好的季节,春天浪费了,那现在这个夏天一定要抓住机会,不然秋天可就要遭殃了。

  不过无论是官署衙门,还是吴琼,都没有指望现在预防蝗灾,能保证蝗灾不爆发,可以预想到的是,今年肯定有蝗灾,就是规模大小罢了,官署那边已经开始制定赈灾方针策略。

  而吴琼也只能暗暗祈祷,希望风调雨顺,蝗灾不要太严重才好,自己明天回去再百度一下,制定一个常态化的春夏预防蝗灾的指南,自己也就只能做这么多。

  至于发明灭蝗大杀器农药?吴琼又不是学化学的,况且现在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下,大规模生产农药的难度太高,还是算了。

  而后,边上官署衙门一封又一封的奏章送过来,大多数百官们,对于防范蝗灾的纳言。

  平常无事还好,一旦有事情,那这奏章就跟雪花片一样的送过来。

  吴琼很快就淹没在了数之不尽的政务之中……

  ——————

  京师,太医署。

  太医令头皮都有点发麻。

  主要是因为今天天子,大半夜的跑到太医署来,当时真的是天都不亮,可怜他从来都不用上早朝的太医令,居然被早早喊了起来。

  还以为天子是来看病的,却没想到天子居然是讨论药方的事情,还是蝗虫药方。

  太医令学医数十载,还是第一次听说蝗虫能当药方的!不仅是他,就连其他的太医们也是如此,一个个的目瞪口呆。

  这蝗虫青色时候还好说,但颜色变深之后,可是有毒的啊!有些待过乡野的太医,都是知道这些事情的。

  他们当时也很委婉的跟天子提了出来了,结果天子当时就说:

  “抛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