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明天给你们答复(求推荐票求打赏)_女帝背后的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祭祀神明,祈求上苍保佑大周。

  第二,令各地官府衙门,巡逻各地,遇到有蝗虫出生的,极力捕杀,如果坐视蝗灾泛滥,就治罪,巡捕打蝗者,同样治罪。

  至于官员们要自己拿什么主意,信里面就没有写了,显然是互换身体的很突然,武稚没有来得及写。

  但大概也就是跟蝗灾有关的事情吧,吴琼心里面已经清楚大概发生的是什么事情了,倒也不是很慌了。

  只是这武稚所说的治理蝗虫的方法,在吴琼看起来,就有点太不靠谱了。

  刚才还在想着,武稚没有凡事都往神神鬼鬼的想,还在心里夸赞她呢,结果还是逃不出封建时代古人的局限性。

  第一是迷信,第二是不知道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原理,解决不了解的突发问题,只能全靠想象。

  祭祀神明要是能治理蝗灾,从秦朝开始,两千余年的时间,中华大地也不至于爆发五百多起大型蝗灾了,相当于每四年就一次大的蝗灾。

  这里所说的大蝗灾,是灾区直接饿死人的那种。至于其他年岁的蝗灾,只要别把粮食吃完,百姓能填饱肚子,再留有些余粮,那就是丰收了。

  这些天灾人祸,就导致古人经常饿肚子,人均寿命不长,人口总数更是一直都起不来。

  除了清代靠着地理大发现,推广从美洲大陆传来的文明三宝土豆,玉米,红薯,不仅维持稳定,而且还将人口推到五亿之多。

  清代之前,人口最多的时候,就是明朝万历时期,一亿多人两亿不到,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吴琼知道这些,当然是因为他是搞写作的,平时这些东西看得多。

  至于说武稚所说的,令各地捕捉蝗虫幼虫,那更是没啥大用。前面就说了,人力扑杀要是管用,华夏大地还能四年发一次蝗灾?

  还是得科学治蝗。

  吴琼看完了信件,正在思考整理着自己所知道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现代,能用得上的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

  外面就走进来了一个小黄门,躬身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都已经在偏殿吃完了,蔡丞相询问,能否继续议事。”

  吴琼点了点头,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诺。”

  大臣们其实早就等在外面了,听到天子下令之后,一个个的赶紧又鱼贯进入乾坤殿中,随后一个个的又入座坐好,一个吴琼叫不上名字的长胡须的老人,就手抓着一块光滑的长条板子,出列拱手说了:

  “关于方才所说之事,陛下还请早做决断啊。”

  吴琼看着这个老人,根本就没啥印象,他手上拿着的叫笏,上面也没写他的名字和官职。

  这笏,就好像是随手的笔记本,官员拿着上朝,上面会提前记录一些他们要禀告的事情,或者皇帝的命令等等。

  吴琼摸着脑袋,做出了一副为难的姿态,随后看向了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