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贸易策略_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乔致庸虽然披头散发,但看上去比原来的样子要像人多了。

  剪完头发以后,孙明就单独把乔致庸拉到书房议事。

  乔致庸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是他的经商之道。

  在听了孙明讲述居延城面临的现状、问题以及对他的期望之后。

  乔致庸迅速开动脑筋,并且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方案。

  “主公,要想实现您心中以商养兵的目标,光靠吸引突厥人来这里易货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一方面需要用丝绸、茶叶、陶瓷、铁器等东西吸引突厥人。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来提供这些丝绸、茶叶、陶瓷和铁器这些东西。”

  “而居延城远离中原,汉人轻易都不会踏足此地,要想吸引中原商贾来此贸易,就必须拿出一些能让他们心动的东西。”

  说到这里,乔致庸顿了顿,然后笑着问孙明道:“主公,你知道居延城有三宝吗?”

  “你说的是......”

  孙明若有所思地问道。

  “居延城有三宝,分别是盐、石炭、以及骏马!”

  说着,乔致庸就开始给孙明详细介绍起来。

  “石炭是冶炼和烧制陶瓷的重要原料,而骏马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是相比石炭和骏马,盐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更加重大。一个老百姓可以不骑马,也可以不用陶瓷,但他们不能没有盐啊!”

  “居延城盐矿丰富,光附近有吉兰泰盐场、察汗布鲁克盐池、雅布赖盐池、以及屯盐池等8处盐池。”

  “这些盐场中的盐因色泽不同而被分别称为‘白盐’、‘青盐’、‘红盐’、‘黑盐’等。”

  “自汉代一来,这里一直是华夏著名的产盐区,许多突厥贵族也是因为把持了这里的盐矿才赚取了大量钱财,富得流油。”

  孙明一听,整个人立刻激动地站了起来。

  在此之前。

  他只知道这里盛产煤矿和骏马。

  却不知道原来这里还产盐。

  怪不得那些突厥贵族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了。

  孙明是穿越者,自然知道这三样东西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如果运作得当。

  光凭这三样东西,甚至就可以控制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

  乔致庸给孙明讲了很多他的计划。

  除了如何用低价精盐、石炭来吸引突厥百姓以及中原商贾来居延城贸易以外。

  他还战略性地提出了一个想法。

  就是利用低价精盐,对整个中原地区实行倾销。

  这样在攫取大量财富的同时,还可以用盐为货币本位,推行银票。

  从而控制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命脉。

  要知道,从隋朝到唐开元年间,朝廷在控盐方面一直是比较宽松的。

  甚至在贞观年间,因国力日盛,朝廷放任百姓随意买卖食盐,并不征收盐税。

  直到安史之乱以后,朝廷为了收敛钱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