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三国特使齐聚安邑(求订阅)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百家就自然会出现争鸣,那么争鸣存在于哪里?

  存在于先生和先生之间,先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派和学派之间,学宫和官府之间。

  各式各样的争鸣都会有,正是在辩论之中,才会吸收各家的优点,批判各家的缺点,促进学问的增长。

  百家争鸣的目的,是为了百家融合。

  是为了全天下能够得到一种统一的文化思想。

  等到江寒跟在国伯的身后从殿中走了出来,一旁的侍人将非攻还给了他。

  江寒接过非攻,将它重新挂回了自己的腰间,一抬头,发现国伯站在前面等他。

  两人结伴顺着宫墙向着外面走去。

  国伯走在江寒前面,突然说道:“先生这三策甚妙,但不知这第三策,是对齐国更有利,还是对天下更有利。”

  江寒一顿,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回话。

  建造学宫,短时间内来看,对齐国更有利,长久来看,对天下更有利。

  国伯却没有要他说那些没营养的回答的意思,只是继续说道:“老夫知道先生心怀天下,但齐国也不是他人的嫁衣。”

  江寒轻笑一声:“国伯多虑了,此三策,都为强齐。”

  “尊王是为了占据天时,重商是为了发挥地利,纳才是为了促进人和。”

  “一时一战的成败决定不了一国的存亡,能决定一国存亡的,往往都是庙堂之上的国策。”

  “齐国若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出三十年,必然霸于天下。”

  “老夫期待着看看,大齐国在先生手中,究竟能不能焕然一新。”

  说完,国伯不再停留,转身慢步离开。

  江寒看着国伯离开的方向,等他反应过来,嘴角一撇,耸了耸肩膀。

  他远眺了一眼那威严的宫殿,也是回身离开。

  召集十五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动静也不会小,很快就被六国的密探获悉,纷纷向国内传回消息。

  不过刚继位的齐候要起兵,各国的君臣都知道,他不会在如今这个国中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起兵扩土,多半是为了起兵自保。

  ……

  赵国邯郸。

  赵敬候召见了魏武侯派出的特使,得知魏国要与赵国、韩国瓜分晋国最后的封地。

  他立刻举行了大朝会,询问赵国臣子,是先攻齐,还是先分晋。

  赵国的臣子进言:“晋国是嘴边的肥肉,齐国是山林的猛兽。”

  “灵丘之战,齐国虽损失惨重,但士气正旺,不容小觑,还是先吃掉嘴边的肥肉,再去谋划如何叫山林中的猛兽成为盘中之餐吧。”

  赵敬候沉吟了一下,点头应允,派出了特使前往安邑,言明赵国愿意配合魏国行事。

  韩文候自灵丘回到了韩国的都城阳翟后,就一病不起。

  此时韩国的相国名叫韩傀。

  韩傀字侠累,是韩国公室的贵族,韩景侯的弟弟,韩烈侯的叔父。

  接到了魏国特使的通告后,韩国也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