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周朝的兴亡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石。

  但是那些军用的良马,受到了管控,即使是白氏也购买不到多少,而且每一匹都需要四五百石价格昂贵。

  白氏商会用买来的耕牛、驮马拉上了麦粉换取的粟米,分批次在不同的方向入秦,然后把耕牛、驮马留在秦国,倒也没有太引人注目。

  因为粮食充足,加上秦献公取消了殉葬制度,鼓励生育,秦国的人口开始稳步上升。

  人口,是这个时代决定国家存亡和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人口多,可以征发的甲士就多,甲士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

  在历史上,周朝的兴亡,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人口的增减息息相关。

  周初时,文王、武王以国人为基础,组建了周六师,一师2500人,六师也只有一万五千虎贲,靠着他们,周人竟然能横扫天下。

  但周人作为后起的部族,比起繁衍更旺盛的殷人来说,人口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

  继承了文、武大业的周文公,便又将殷商遗民组建为殷八师,受周国公室管辖。

  但随着不断的分封,颇具战斗力的殷八师被分别赐给了卫、鲁、燕等公室诸侯,分散于东方各地。

  周室王畿(ji)内部的土地和人口也在百年间不断分割给贵族,王室掌控的井田和国人越来越少,六师的数量和战斗力不断下滑。

  终于,到了周昭王时期,周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卫镐京的西六师第三次讨伐楚荆,周昭王身亡,西六师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周室开始依仗于诸侯的军队平叛、征服,或者抵御戎狄入侵。

  虽然到了厉王、宣王之世,又开辟南方汉阳之地,分封诸姬,利用他们的贡赋组建了南国之师,勉强维持局面,实现了“宣王中兴”。

  但在千亩之战中,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丧南国之师。

  为周穆王驾车的赵造父的六世孙,赵奄父也参与了那一战,他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职位,作为周宣王的御者,在王师大败之时,驱车载宣王脱困。

  千亩之战后,周王室再无可用之兵。

  面对不断入侵的犬戎,以及渐渐不安分的诸侯,周宣王不得不料民于太原,加强对国人的控制,但无济于事,反而激起了国人厌恶。

  赵奄父预感到了周王室疲弱,对他的儿子赵叔带说:“王室多故,姬周将卑,戎、狄必昌。”于是他的儿子叔带,带领赵氏一族脱离了王室,迅速投靠了当时在晋文侯治理下,欣欣向荣的晋国。

  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赵国。

  所以,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是一国最重要的策略,人口强国之法,虽然见效缓慢,却是最有成效的强族强邦之法。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之霸业,无不与鼓励人口,发展土地拓殖的政策有关。

  ……

  往后的三个月里,天下再无战事,就算有,也只是边境的小擦小碰。

  盛夏刚过,院中的老树已经开始落叶,小院里落叶堆积了几层,青黄色的枯叶被江寒拿着扫把扫成一堆,堆在了树根。

  “哒哒哒!”

  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江寒把扫帚放在了一旁,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迎了出去。

  光听马蹄声,他就知道来人一定是田午。

  白马上的田午一脸喜色,看到了江寒翻身下马,大笑着走了上来。

  “江先生,国姬为我诞下一子,我为他取名叫田因齐!”

  “田因齐?真是个好名字。”

  江寒笑了笑:“那就恭喜公子了。”

  ……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