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截杀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天的寒意。

  一阵风吹过来,凉意十足。

  江寒赶紧紧了紧自己的衣领,不让冷风钻进来。

  徐弱抱着一把干柴扔到了地上,江寒用打火石点燃了簧火,熊熊火焰给寒夜带来了一丝暖意,田玉儿拿出了几张干爽的羊皮,铺在了附**坦的地面上。

  耳边除了潺潺的流水声,就是噼里啪啦木柴的燃烧声。

  田玉儿双手抱膝,轻轻哼唱着宋国的歌谣。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这是宋君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在宋国国民间广为流传。

  听田玉儿用天籁之音哼唱着诗经中的《商颂•玄鸟》,江寒在一旁打着节拍。

  古时候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哼唱出来的歌谣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一曲作罢,江寒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玉儿可曾修习过音律?”

  田玉儿摇了摇头:“那是士人贵胄学习的东西,我这商贾之后,一介游侠,修习音律做甚?”

  江寒由衷的赞叹道:“没有学习过音律能唱出如此天籁,真是难得。”

  田玉儿笑着解释道:“父亲带着我行商时,商队里经常有宋国的商人哼唱这首曲子,时间一久就学会了。”

  “原来如此。”

  乐师在各国的地位清高,确实很少有愿意教授商贾之女的。

  礼乐不分家,但凡有大礼的地方,都离不开乐师。

  孟胜收留了江寒后,觉得他天资聪颖,将自己的学识倾囊而授,其中就包括音律。

  音律属于礼,孟胜对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就是规矩,不同阶层不同人的生活方式,这一链条维持了现行的封建秩序,春秋晚期礼乐虽然有所下移,却没有被废弃。

  就算到了战国,礼乐崩坏,各国之间互相攻伐,诸侯贵族间也喜欢用礼乐来当做自己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法律是未来的秩序,礼乐是现在的秩序,只是现在礼乐这个秩序已经破碎不堪。

  直到战国乱世和秦末起义,军功封爵,庶民英雄辈出,将整个秩序揉碎了打烂了再和水重塑,三代以降的世卿时代才宣告终结,开始了布衣卿相的新时代。

  江寒记得孟胜那个老古板用高昂的声音吟诵《蒹葭》《七月》动情时,激愤的对他说:

  “礼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的情感。”

  “人要没有真正的仁爱的感情,费了大力气来做这些礼仪有什么用呢?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丑恶么?那就是衣冠禽兽啊!”

  江寒默然,天下尽然都是衣冠禽兽,像孟胜一般的正人君子实在是太少了。

  用道德约束不了人的行为,只能用法律来约束,从那个时候开始,江寒就明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