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格物致知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纤维来造纸,大概就能做出白纸了,而那些临时的竹简工坊,也可以转化为采竹的哨点,一举两得。

  在临走前,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便转头对身旁的嬴虔说道:“苦获师兄明日会在练武场教授剑术,你若感兴趣,可以一同去学习。”

  嬴虔惊喜的抬起头,看着江寒:“真的吗?我也可以去学剑术吗?”

  “当然是真的。”江寒微微地点了点头,伸出两根手指,捏了捏嬴虔的鼻子。“先生有骗过你吗?”

  “呜~好痛!”等嬴虔回过神来,江寒已经牵着嬴渠梁的手走远了,他目送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消失在视野中,怔怔的有些出神。

  “江先生这样的文人,一定不擅长武艺,等我学好了剑法,就可以替父亲出征了,就可以保护渠梁和先生了。”

  ……

  尚同坊在山根,是墨家钜子会见弟子议论大事的一座小竹楼。

  所谓“尚同”,就是崇尚同一,见诸实践,就是追求统一,这是墨子的十大主张之一,用之于小竹楼命名,寓意着这座小竹楼是墨家弟子达到同一主张,从而统一行动的地方。

  小竹楼有三层高,峻拔陡峭,楼顶四角翘起,在最上边的屋脊两端各装饰了一只海鸟,作相对立状,楼体用蛤灰涂成了雪白色,门窗则漆成了红色。

  楼下有阶梯通入楼内,每一层都有凉台,遇上天气好的日子,可以立在上边凭栏远眺、观赏风物;每逢下雨雪时,因为凉台上有腰檐挑出,足能遮风避雨,而且顶楼藏着墨家在诸国收集来的诸子典籍,是极好的学习场所。

  冬季是墨家弟子练剑、学文的季节,因为秋收过后,再种上冬麦,就一天天冷了,白茫茫的一片秋霜过后,人们就进入了漫长的窝冬期,不需要再在田间劳作了。

  直到来年二月,人们才从土窑里茅棚里瓦房里的火炕头走出来,度春荒,备春耕,通常年景,入冬小半年没有战事,没有徭役,没有劳作,几乎就是整个国家的冬眠期。

  这时候的人,活得简约,凝重,洒脱,一切大事,都是从春天开始,到秋天结束。

  夏日酷暑,冬天冰雪,人们就蛰伏下来,极少在手脚不舒展的时候做大事。也因为这一点,孔夫子才把他记载的历史大事命名为《春秋》。

  于是就有人说,那时的人,还不知道一年分为四季,只知道春秋两季,其佐证之一,就是在古书上找不到夏天和冬天的事情。

  烦琐细冗的后人忘记了,那时候的天象观测已经能发现天上的大部分星体并记载下来,还能发明二进制的《周易》八卦,历法已经能把一年确定为三百六十五点二五日,怎么会对一年仅有的四次气候变化浑然无觉?

  说到底,是后人忘记了先民的睿智和雍容大器——蛰伏之期,何足道哉!

  墨家也继承了这种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