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书《永夜之潮》已发_黄昏编年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你要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爽吗?其实一点儿都不。

  嗨吗?用键盘敲个几万字从来都不能算“嗨”。

  所以答案大概是问心无愧吧。

  我以前很喜欢一个作者,很喜欢他早期一本相对晦涩,而且不那么‘爽’的书。尽管那时我沉迷爽文,可每当读到那本书,看到他花大篇幅写一个被人喷“喂屎”的失败之后,都觉得有些其他东西在里面。(虽然后来他也妥协了,开始写‘战无不胜’的桥段。)

  后来阅历丰富了些,爽文无法满足我了,我便开始读一些相对‘深’的东西,开始读之前无法欣赏的悲剧,渐渐发现了一些‘共性’。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以前无法命名的那种感觉,可以称为‘深度’。

  这种共性,或说深度,无法用‘好’和‘坏’进行简单的二元评价,它因人而异。

  对阅历足够丰富的人来说,这是无病呻吟。

  对见识浅薄的人来说,这是单纯喂屎。

  只有对处于成长期,并在缓慢进步、塑成三观的人来说,这是肥料。

  既然是肥料,那么注定有好有坏,成分驳杂,但是这一瓢泼上去,但凡能有1%的营养被吸收,对这个个体而言就是好的,有收益的。

  所以我很崇尚这种‘共性’,这种‘深度’。

  但是等到自己进行文字输出时,我才发现,想要从贫瘠的文字中提供给人同样的深度,这就是个技术活了,尤其是在这个传统作家不受追捧的年代,如何在商业写作中夹杂‘私货’,不动声色地将‘深度’融入,这就非常非常难了……

  我第一喜欢的作家蕉大如是,我第二喜欢的作家觉老师如是……而我离他们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仍需学习。

  (所以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更新慢了吗?)

  咳,扯远了。

  《黄昏》和他们的作品自然远不能比,我只能说,做人要用于尝试。

  但是起点上绝大多数作者都不敢。

  为什么?

  因为这一步是深渊啊朋友!

  真的是深渊,不骗你们。

  写的累也就酸了,还要被喷。喷完了就没人看,到最后连个喷你的人都没有,那书自然就太监了。

  所以这种书的名声都不大好,因为写着写着就没了。

  所幸我坚持了下来,这一路虽然艰辛,也让我酝酿了很多抱怨,可等到最后,回首望去,反而有种淡淡的成就感。

  起码我给别人带去过思考,起码我让这本书有了点嚼劲,这就够了。

  至于我为什么一上来就要做如此不讨好的事……因为我怕,怕的要死。

  我害怕如果不这么逼自己,以后就不敢这么写。

  如果这不是处女作,如果我打从一开始就冲着推荐、收藏、订阅,恐怕会辗转于黄金三章和完美设定,接着沉迷求推荐和py,逐渐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甚至忘了自己最初“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