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示威(二合一大章)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歹那边住着一群不得志的同僚,说不定以后自个儿犯了啥事还能去南jing养老。

  这怎么说撤便撤了?这么说以后犯了事儿只能回家种地了?不行!此乃祖制,绝对不能撤!

  第三道,啥?丈量土地,收归国有?那就更加、绝对、一定、肯定不能同意了,没了这些良田,朝臣们靠什么过活,指着朝廷发放的那可怜的俸禄吗?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大臣,皆是历经了崇祯几次三番的抄家考验,大多数朝臣手底下还算干净,但再干净谁家还没个数百亩良田?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国之重事,陛下发的是中旨,竟然连与内阁商量都没商量,朝臣们怎么能忍受?

  虽然第一道和第二道旨意皆是打压勋贵,对他们文臣有利,但朝臣们依然选择全部反对!

  这已经不是文臣和武将之争,是相权和皇权之争,就算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要反对,万不可开我朝之先河!

  “陛下如此行事,有违祖制,臣也反对!”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出班,方岳贡已经年近七十了,呆在内阁也算是老实,如今竟也站在了崇祯的对立面。

  首辅李邦华与礼部尚书韩郁仍旧不发一言,李邦华很光棍,他本来就不怎么受朝臣待见,他可以不管崇祯如何折腾,身为兵部尚书,只要不折腾大明的兵他便无所谓。

  韩郁新晋尚书人微言轻,不想蹚这趟浑水,而且他可不信这些主意是崇祯自己想到的,这里头如果没有安国郡王刘鸿渐的影子,打死他都不信。

  既然是自己的座主提出的,他这门生怎会去反对?

  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僚真是活的不耐烦了,也不看看形势,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大明,那些哈巴狗般的勋戚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吗?

  对于朝堂上的闹剧,崇祯一支冷眼旁观,他甚至上了朝只说了宣旨两字。

  “诸位爱卿莫要急于表态,可回去细细思量,三日后再做定夺。退朝!”如果换作以前,这么多朝臣反对自己,崇祯早便发火了。

  可如今崇祯心中平静如水,宛若看一群可怜虫般,沉着起身然后缓步出了大殿,独留下一众义愤填膺的朝臣们。

  当晚兵部尚书李邦华拜访了刘鸿渐,此时他正在家中陪着老婆孩子,江南一行又耗去一月有余,杨雪近日即将临盆,安国郡王府连带下人们都喜笑颜颜。

  李邦华忧心忡忡,虽说他不在意崇祯的那些旨意,但他还是担心此事若是闹大,朝廷恐怕会引起一连串的动荡。

  天下官员何其多,三百年都这么过来了,如今崇祯要收了官员们的地,那跟断了人家命根子有什么区别?

  刘鸿渐没想到崇祯大叔这般牛掰,雷厉风行到令人发指,很多意见他也只是随口说说,大叔不仅当了真,甚至马上便提了议程。

  听了李邦华的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