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画饼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三十个步兵师。大炮两万余门。粗粗一看,中国人把几乎把所有军事力量都投了进去。那么我请问各位。中国有多少个机械化师?多少个步兵师?”

  “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中国人进入总动员半年多,至少能编练出两百个步兵师。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总兵力大概为300个步兵师和15个机械化军。”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石原莞尔,也是号称冷静派的人物。

  吴畏听了这话微笑着摇摇头:“我曾经仔细的研究过中国的预备役制度,中国有两千多个县,每个县都有一个叫武装部的常设组织。在武装部内每个县设有一个预备役团的编制,这就是两千个步兵团的编制,那么实际上呢?实际上他们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经济水平,有点县是一个团的编制,却有着两个甚至三个团的军官编制。也就是说,经济好的县,中国人实际上多养了一到两个团的预备役军官。就算有一半的县是两团的军官编制吧?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各位以为中国一旦进行总动员,半年内应该能有多少兵力?”

  嘶嘶声再次响起,而且是从好几个人口中发出的。“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对于日本来说,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对手,贸然发起战争无疑是愚蠢的行为。我没记错的话,当初日本曾经谋求与苏联改善关系,对中国实行东西夹击的战略。但是那个时候的苏联,反应淡漠。为什么?因为斯大林认为如果没有了德国的威胁,他可以独立击败中国。那么现在主动进攻的苏联一败再败,斯大林不得不从他的幻想中清醒过来,谋求与日本共同夹击中国。我可以很负责的断言,在英美没有对苏宣战的前提之下,苏联是不会与日本结盟的。斯大林打的算盘其实很简单,利用日本分担苏联的压力,因为他很清楚,一旦与日本结盟,苏联就没有退路了。而且与日本结盟,不符合苏联的长远利益。苏联的长远利益是什么?沙露时代露国东扩,夺取海参崴这个太平洋的出海口,攫取在中国东北的巨大利益,并且引爆了日露战争。”

  “河田君的意思,苏联不会要求和日本结盟,而是仅仅的希望苏日之间形成默契?这个可能性不大吧?没有盟约,帝国凭什么去进攻中国,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主要利益在南洋。”石原莞尔和河田畏之间非常默契,一唱一和的。

  “没错,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当初帝国谋求与苏联合作,是建立在没有南下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苏联的资源,现在所有资源都可以从南洋得到,还有什么必要冒险去激怒中国?就让中国和苏联去厮杀吧,这样我们才可以安心的横扫英国鬼畜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势力。不用三年。帝国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