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九章 经略东北(4)说难不难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以江浙为突破口,从张謇、汤寿潜入手。真正意义上的把《租佃法案》落水到位,移民东北的问题也自然能得到张、汤的顺应。

  张謇在家里闷了一天,对外称病,连班都没上。立宪派的同好汤寿潜趁夜色登门。

  汤寿潜这个交通部的副部长,可谓当今炙手可热的主。新推出的地方修路收费,必须过他这一关,然后再请詹天佑用印,才算完事。詹天佑是厚道人,心思在铁路上,年纪又大了,交通部的主要事情,都是汤寿潜在管。另外一个副部长于右任,也是个不怎么管事的,到不是不想管,问题他是民党的出身,在内阁受排挤很自然。这个于右任,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去视察交通和市政建设,然后给人题字。

  紧跟这汤寿潜进张府的,是内政部的副部长熊希龄,这也是个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前清的时候,他的政治前途还是很光明的,袁世凯当政期间,也还混的不错。熊希龄也是立宪派的主要人物,几个前清的进士老爷,进了内阁自然能走的比较近。

  张謇的书房里灯火通明,白炽灯泡取代了蜡烛,三位内阁的部长副部长,都没怎么说话,都盯着桌子上的黑材料。这一次是张謇的,下一次呢?这几位在内阁都是比较有实权的部长,自然不愿意丢了政治前途,现在的民国正值一个快速上升期,脑子坏掉才离开政坛。

  “蜇先兄,此事恐怕你我首当其冲。”张謇还是先说话,打破了沉寂。现在这个内阁,说起来派系林立,三人联合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现实逼着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

  “唔,此事须慎重,容我斟酌一二。”汤寿潜没有接这个话,他脑子里一直在琢磨,方剑雄的真实用意。当今这个内阁,汤寿潜的判断,出自孙宝琦的手笔。不然很难做到现在各方利益都得到了一定的照顾,这一次的事情,明显是出自一个老谋深算者之手。否则就不会这么让人进退两难,这是一道很难做的选择题。

  熊希龄一直没说话,这三位里头,从历史上看,他是最成功也是最坚持的,干过内阁总理。怎么说呢,这就不是简单地人物。

  张謇目光过来的时候,熊希龄咳嗽一声道:“这个事情说起来不算大麻烦,不然我们就不会坐在这里谈了。方扶国的眼睛里哪里能揉沙子?袁世凯何等人物,都栽在他手里。”一番话说的很有意思,其他两位注意力更集中的时候,熊希龄继续道:“此事其实很容易对付,只要把握住两点就行。第一,东北移民之事,在内阁会议上讨论是坚决支持,国会审议之时,统一党国会议员,不得有任何反调出现。第二,家里的事情也该好好整理一下了,别的没事,就是这个《租佃法案》,千万碰不得。至于外人,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