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妥协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充足,愿意吃当兵饭的人多。

  当采取战争的方式迫使对方屈服不能成立的时候,战争成本过大的时候,即便是实力占了上风的日本,也只能坐下来谈判。当然,这个进程注定是缓慢的。现在不是甲午年,美国领事馆也不是春帆楼,方大帅也不是李鸿章。

  谈判双方一开始就僵持在谁是胜利者这个问题上,中方坚持己方是胜利者,既然是胜利者,那么就该享受胜利者的利益。所以,开出的条件很苛刻,日本庚子年后在华去取得的利益,全部归还民国政府。日本政府当然不干,这要干的话,这政府就得破产。

  日本坚持自己才是胜利者,日本强大的海军,随时可以轰平中国沿海任何一个地点。中方针锋相对,指出一个事实:吴淞口外沉没的巡洋舰是哪个国家的?胶东半岛留下的四万居尸体,其中包括一个中将,六个少将,这些难道是民国的?

  谈判桌上,自然是专门找对方的伤疤来揭,日本代表愤而起身离场,表示要让大炮说话。

  十月十日,晨,天津日军逼近廊坊,并炮击我军阵地,国防军重炮部队随即还击。当天下午,民国国防军一个突然以两个师的兵力沿着南满铁路南下,黄昏前进抵金州附近,并进行了两个小时左右的炮击。金州守敌只有一个旅团,在优势兵力面前,只能被动防御。让日本人最为痛苦的是,耗费巨资修建的南满铁路,成了国防军快速运兵的利器。

  十月十一日,谈判继续,当日中午,二十架飞机轰炸了日军在廊坊附近的炮兵阵地,炸毁日军重炮数门,并引导我炮兵部队轰击日军炮兵阵地。日军两个炮兵大队损失过半。与此同时,国防军在廊坊附近集结了十个师的兵力,大有主动进攻的态势。日军前出之一个师团,主动后撤,向其他两个师团靠拢,以免给分割包围。青岛之战后,表面上日本政府还在叫嚣,一个师团能打三个甲种师,实际上则不然,一线的日本军官很清楚,别说三个师了,就算是两个甲种师,也能跟日军一个满员的师团正面抗衡,并且能占据上风。

  十个师的兵力,即便全是乙种师,也有十多万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师团两万多人能挡的住的。主场作战的中**队,表现出来的英勇也大大的出乎了日军的预料。更别说日本在航空方面落后很多,侦查手段全部失效,只能靠人来侦查,在中国严防的情况下,消息很难传递。为了传递中**队集结了十个师兵力的消息,日本在廊坊的一个情报站暴露被端。一名日本间谍,三名被日本人收买的汉奸,被拿下之后供认不讳。次日即被执行枪决。

  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战场上的较劲更很,偏偏双方都没有全面战争的意思。

  时间在谈判的拉锯之中过的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