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章:对于姚广孝的处置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平倭,道衍法师无处可去,也只能随同一起。”

  “道衍法师如此高龄,还要受这等车马劳累之苦,孙儿见之于心不忍。”

  “因此想请爷爷帮忙,在京师这边的寺庙,给道衍法师寻一官职,也好安享晚年。”

  朱英说完后,又笑着补充道:“我跟道衍法师详谈甚欢,曾听道衍法师说过,他最为喜欢的事情,便是博览群书。”

  “依孙儿所见,藏经阁对于道衍法师来说,想必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青灯古佛,研读经书。想来道衍法师定是会极为欢喜。”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

  大孙的话让他极为开心,笑完后说道:“大孙说得在理,好好的一个和尚,就应该干和尚该干的事情。”

  “那道衍咱没记错的话,也差不多是到了花甲之年吧,这藏经阁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极佳的去处。”

  朱英听到这话,笑着点头赞同。

  姚广孝的心思,现在太重了,直接杀掉吧,又感觉有些可惜。

  其实琢磨姚广孝的想法,就能清楚他的抱负,真要用他,必须要好好的杀一杀他的锐气。

  他不怕死,怕的就是死得毫无价值。

  朱英这一招,完全是击中姚广孝的命脉。

  老老实实在藏经阁里待着,也别跟着燕王到处晃悠了,等过了一两年,把他的性子磨平了,朱英掌控大局。

  就能将其丢到海外去发挥余热。

  想到到那个时候,姚广孝当是不会有拒绝的道理。

  想到这里,朱英再次说道:“爷爷,道衍法师一个人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孙儿认为,应该安排几位锦衣卫过去,帮道衍法师搭理日常生活起居。”

  “毕竟法师年纪大了,难免会有腿脚不利索的时候。”

  朱英心中明白,以姚广孝的脾性,怎么可能会在藏经阁待得住,肯定会想尽办法逃走。

  还是得安排几个锦衣卫守着,这才妥当。

  一个差不多六十岁的老人,在锦衣卫的看守下,要还是能逃走,那朱英也无话可说。

  再者说了,以姚广孝的智慧,也不会逃走。

  只需一道海捕文书,姚广孝就无路可逃,哪怕是朱棣,也不见得敢去收留。

  毕竟他和朱棣的联系太过于密切,朱棣也是他唯一的去处。

  直接安排锦衣卫,在北平守株待兔就好了。

  除了朱棣,这天下还能有谁,能够让姚广孝施展心中抱负呢。

  朱元璋看了朱英一眼,虽然有些疑惑大孙为何对一个区区僧人,有如此关注。

  不过也没多问,毕竟一个僧人罢了,大孙想如何就如何便是。

  将两个叔叔的事情,全部谈完后,时辰上也差不多了。

  “行了,咱先回宫,那边还一堆麻烦事等着咱呢,你小子也别懈怠,那些奏章可不能拖延,都是国之大事,马虎不得。”

  朱元璋起身,对着朱英交代说道。

  朱英无奈称是。

  最近对于奏章,他是真的看得有些想吐了。

  不过朱英也明白,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会的。

  批阅奏章这等事情,其实就是皇帝的权力所在。

  皇帝的命令,在古代社会环境里,便是在奏章之上得到延伸。

  现在朱英也在不断的习惯雅文,即文言文的写法。

  想要改变环境,唯有先适应环境才行。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