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处处烽烟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合格的官吏,怎么就会缺人手呢?

  实际上,有这种认识的就属于纯粹的理论不结合实际的键盘治国。

  兔子当时看着是不缺人手,可是实际上呢?兔子之所以不缺人手,除了兔子本身一直在培养自己的人手之外,秃子那边的众多学校也给兔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而我鞑清……

  我鞑清恨不得天下人都是不识字的睁眼瞎才好,培养出来的人手也都是些穷酸腐儒,根本就没什么鸟用。

  如果不理解的话,那么只需要思考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就能得出答案:

  我鞑清朝廷为什么皇权不下乡?我鞑清的县太爷为什么一直给人离了师爷就活不下去的废物感觉?

  甚至于翻遍所有朝代的史书,都只有我鞑清的县太爷需要师爷帮衬,像破家县令、灭门知府这种形容词其实是形容大明的县令和知府的,跟我鞑清的知县、知府没什么鸟关系。

  因为我鞑清的官老爷们大部分都是科举成功后直接做官或者捐官,根本就没有真真正正当官的经验。

  像大明,通过科举考试也只是拥有了做官的资格,真正想要做到一地县令的提前条件是这些进士老爷们得在六部打半年的工,跟着六部的前辈们学习半年,通过考核之后才会外放成地方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县令才会不把乡贤士绅们当回事儿,跟乡贤士绅们勾结在一起是一回事儿,可是大明的那些乡贤士绅们要是想架空县令,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被县令老爷玩死。

  反观我鞑清,官老爷们对于治政之道狗屁不通,还没学会权谋心术就被外放成了知县,他们又怎么离得开师爷的帮衬?

  再者说了,跑去投靠陈泰来的读书人确实不少,可陈泰来那边被祸祸成什么熊样儿了?那百姓的生计还不如鞑清官府统治的时候好呢。

  这就导致了有大量读书人跑来制造朱劲松也没什么鸟用,要是让这些人直接担任地方的亲民官,朱劲松不直接操刀子砍了他们都算朱劲松好脾气!

  如果还不懂,那就去看看屠龙术第三卷第811页以及第一卷第109页。

  所以,朱劲松手下是真的缺人。

  当然,缺人这个问题倒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就是继续扩大孟良崮夜校和官员培训班的规模,把孟良崮夜校和官员培训班向整个山东扩展,只要有一定的时间,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掉。

  只不过,当朱劲松准备苦修内功的时候,远在京城的钱聋老狗却发疯了。

  因为朱劲松把福康安和阿桂、傅桓弄成了京观摆件,又在《孟良崮报纸》大肆宣扬率兽食人的后果,这可把钱聋老狗给刺激坏了!

  被刺激到的钱聋老狗并没有像朱劲松所设想的那样儿只是在紫禁城里无能狂吠几声,而是毫不犹豫的准备集结他心目中的鞑清最强战力。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