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4章 人死债销???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年也就是嘉庆五年的时候,其规模就从原来的两百箱左右激增到三千多箱。

  需要注意的是箱这个单位:每箱福寿膏装有80个福寿膏球,重量为75公斤,每箱价格在350两到400两白银之间浮动,实际销售价格在600两左右,具体到那些烟馆和个人,这个价格往往还会更高。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不考虑保质期的提前下,按照每个人每年大概吸食掉3斤半的量来计算,每箱福寿膏足够一个人吸食42年,也就是说,每箱福寿膏足够42个人吸食一年,或者说足够504个人吸食一个月。

  到岸价格本身就高,销售价格翻倍,一旦吸食就很难戒断,受众又是一个几亿人口的老大帝国……

  为了能够向大清销售福寿膏,早早就盯上了福寿膏生意的沙逊家族在跑去孟买搞洋行之前就已经派了家族中的人手前往大清,从广东十三行到再往上的各级衙门挨个打点,想方设法铺开了销售渠道后就开始往大清倒卖福寿膏。

  可惜的是,沙逊家族还没有迎来福寿膏生意的大爆发,就先迎来了朱皇帝反清,紧接着就是禁烟。

  吸食者诛,贩卖者族,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只要被抓到就难逃一死。

  当时沙逊家族还想像大清时期一样,靠着砸钱疏通关系的办法倒卖福寿膏,关键是朱皇帝的玩法很恶心人——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有人贩卖或者吸食福寿膏的事情,无论官老爷知情还是不知情,最后都难逃倒霉的结果,区别只在于知情者与贩卖者同罪且罪加一等,不知情者官降一级,直接把禁绝福寿膏这事儿跟官老爷们的官帽子挂了钩。

  再加上神出鬼没的锦衣卫和东厂、天地会,还有时时刻刻盯着官老爷的巡查御史,官老爷们自然而然也就不敢拿禁绝福寿膏这事儿开玩笑。

  有人卖?抓!有人吸?抓!送钱?抓!

  总之就是一句话,谁敢拿官老爷的官帽子开玩笑,官老爷就敢拿他们的脑袋开玩笑。

  尤其是沙逊家族派过来的那些一赐乐业人,更是官老爷们打击的重点目标,毕竟杜甫曾经说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官老爷们很清楚,想要彻底禁绝福寿膏,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沙逊家族派来的那些一赐乐业人处理干净,而且还不用担心会被锦衣卫或者御史衙门找上门——大明律保护大明百姓,官老爷们也不能随便抓人,但是换成一赐乐业人就无所谓的很了,因为大明律根本没有相关规定。

  在损失了大量钱财,折损了大量人手之后,大卫·沙逊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欧罗巴是欧罗巴,大明是大明,在欧罗巴能够行的通的办法,换到大明却不一定好使。

  老雅各布·瓦尔堡说要依靠大明来解决一赐乐业人面临的困境,本身就已经极其扯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