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治天下比打天下更难!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里的话语权。

  所以,宗族与自然人之间的冲突,其实就代表了宗权与国法之间的冲突。

  按照传统的宗权来讲,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就是私奔,无论男方女方都有过错,倘若其中有一方已经有婚约在身那就更是不可饶恕的大错,浸个猪笼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是国法能这么规定么?

  很明显,国法根本就不可能这么规定,因为国法要维护的是天下的稳定,同时也要限制宗权以避免宗权对皇权和国法的侵蚀。

  于是乎就有了第三层冲突。

  这仅仅只是大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冲突的冰山一角。

  还有一个隐藏在冰山之下的问题显然比这个问题更加让人头疼。

  众所周知,工业化的发展会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也会加快财富的流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会催生出一大批的有钱人,同时也会让很多工坊主和豪商巨贾们冒出一些别样的想法。

  因为工坊主和豪商巨贾们的本质还是商人,而商人重利——最大的利是什么?

  最大的利不是大明朝廷能让他们赚到多少钱,而是能让他们掌握住多大的权利,能够让他们有多少保证自己钱财的话语权。

  比如说,朱元璋时期曾经大力推行社学,表面上来看是为天下人谋了福利,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读书做官的机会,这个没错吧?

  然而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抹黑朱元璋最狠的,最反对推广社学的,恰恰是那些穷苦人家读书读出了成绩然后做了官的官老爷们。

  这事儿很好理解——无论是一家人还是一族之人费心费力的供养出一个官老爷,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翻身改变阶层并得到回报的,而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有读书做官的机会,不就意味着竞争对手变多,很容易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同样的问题还有旧有乡贤士绅和新兴勋臣贵戚官老爷们的冲突。

  比如说某个堕落文人的名言:我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总之就是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大堆,大明现在只是依靠超高速的发展强行压制了这些问题,却不代表这些问题不存在。

  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朱皇帝也不禁微微叹了一声。

  治天下,远比打天下更难!

  或许有人会说,你朱皇帝既然都照抄了兔子的那一套,为什么不抄的更彻底一些?如果你直接完全照搬兔子,恐怕也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实际上,这就涉及到黑暗森林以及能抄不能抄的问题了。

  如果朱皇帝想要完全照抄兔子那一套,就意味着当时的孟良崮造反集团不仅要跟大清的官兵开片,同时还要跟那些乡贤士绅们开片。

  按照大清一贯以来宁与友邦的尿性,说不定还要跟大清请来的洋人援兵开片。

  虽然最终的胜利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