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5章 新港经济的根本问题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中药港、数码港、本土经济、二元经济和重新工业化的主张,新港特区政府还成立了创新科技署,以加强对新港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和对企业创新科技的支持,但总的来说,新港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成功,制造业比重依然在持续下降,创新科技和资讯科技的发展也十分缓慢,过于依赖金融、地产等少量服务业的格局并没有大的变化。

  在包飞扬看来,新港由于高房价、高工资和劳动力紧缺,导致其生产制造业外流,流向毗邻的低成本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是必然的。

  早期新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一个分工协作关系,珠三角进行生产加工,新港负责研发、设计、出口贸易,新港转口贸易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航运、航空、仓储、码头、通讯、保险、金融、地产、法律、会计以及旅游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在珠三角地区设厂的新港公司大幅度扩展业务规模,也对新港的相关生产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内地不可能永远只做低端的加工制造,内地产业在不断升级,相应地新港的优势也就越来越少。而内地的成本又要比新港低得多,虽然现在新港在高端服务业以及与国际接轨方面还是要比内地更强,但这种优势也会越来越少,如果新港不进行转变的话,新港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尴尬,并彻底被空心化,然后被一个个大陆城市所超越,被边缘化。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新港会遇到,当华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高速发展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受到影响。不但新港的制造业会外流,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的制造业都在外流,这些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身制造业外流的影响。日本经济已经多年没有增长了,欧洲的经济也在衰退,美国这些年之所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完全是因为美国雄厚的基础,以及新经济的爆发。

  而就算欧洲和日本,他们的工业基础也很雄厚,技术力量同样强大,当他们失去了低端制造业的时候,依然在技术要求更高的重化工领域,在电子制造领域、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掌握着话语权,而不断的产业升级,让他们虽然告别了规模的增长,经济的质量却没有大幅度下降。

  但新港不行,新港本身就缺乏高技术产业,虽然他们在内地大量投资制造业,但新港投资的制造业,拥有先进技术的并不多。这一点新港甚至连台湖也比不上,台湖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实力非常强大,不但拥有富士康、积电、联电、英业达这样的代工巨头,同样出现了威盛、英伟达、华硕这样的电子巨头,相比之下,新港几乎没有这样的制造业巨头。

  新港的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