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一章:皇帝震怒_公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吏,小官呢,四处寻觅大树,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一次,锦衣卫只怕要动动筋骨,得有一批人,提上来,曾健就很不错,这事儿,本官得参详一下,眼下却也不急,周司吏若是有什么建言,随时来找我说说。”

  周司吏明白了,忙道:“大人所言,实是字字珠玑。”

  郝风楼似乎有点享受这种奉承的感觉了,他突然意识到,这世上真正的快感,绝非是男女之爱,也未必来自于什么美酒佳肴,真正的痛快,似乎是人和人之间的感觉,所谓衣锦还乡,所谓金榜题名,说穿了,无非享受的就是那种刮目相看,高高在上的感觉罢了。

  “你下去吧,哦,宫中想必会有消息来,且看陛下什么时候召见,有了人来,立即传报。”

  ……………………………………………………………………………………………………………………………………………………………………………………………………………………………………………………………………………………

  天下的事,在皇帝老子眼里,无非都是麻烦,一个麻烦消停了,另一个麻烦,却又出现,如此反复,教人觉得有些头痛。

  朱棣近来显得老了一些,有时忍不住抚着自己的赘肉感叹一番想一想前事,唏嘘不已。

  只不过他也只能唏嘘而已,即便是贵为皇帝,有些事,也不是他所能改变,从前那些老兄弟,各有各的差事,见了自己时,更加恭敬,这让朱棣有一种错觉,仿佛在朱棣眼里,这些人已经变了一个人,已经变得自己有些不太认识了。

  汉王也是如此。

  朱棣拿着大同的奏疏,不由露出几分冷意。

  这份奏报,是北直隶那边传来的,北京御史上奏,说是汉王到了大同之后,立即与边关各镇的武官打成一片,北平都指挥使居然亲自去大同见汉王,日夜饮宴,很是快活,这还不算,问题就在于,大同知府觉得不是个事儿,不免要腹诽几句,去见汉王,陈说厉害,说是关外蠢蠢欲动,似有大规模兵马调拨的可能,此时殿下理应备战,同时约束边镇官兵,做好万全之策。

  汉王大怒,将这大同知府狠狠抽了一顿,还扬言,本王奉召来此,自有主张,何须你一介州牧官来赘言。

  朱棣见了奏疏之后,实在气得不轻,其实朱棣也知道,汉王的性子,和文官本来就势同水火,这份弹劾奏疏,可能会和事实有些出入,不过牵涉到了皇子,那御史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歪曲事实,料来汉王痛打知府之事,是千真万确,这汉王在他眼里,一直都是个乖孩子,怎么到了大同,就成了这个样子?

  ……………………………………………………………………………………………………………………………………………………………………………………………………………………

  第二章送到,依旧恳求月票,更新确实不给力,可是老虎也确实有事,哎,不说也罢。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