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 元首的新打算_柏林194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示器,和GCI雷达整合一起的7型雷达,以及还要部署50个雷达站,即将链向雷达站,低空链向雷达站和超低空链向站所共同组成的链向雷达网,全部建立在柏林和柏林郊外一带,进行侦察英军的飞机来袭。

  而且GCI雷达站建成之后,他还要将整套雷达系统的指挥;引导,控制和截击,以及雷达车等技术的发展加快速度发展成熟起来。

  因为他接下来就要在1944年年初之前,能够让德军研制生产出先进的预警雷达,磁控管雷达和线性调频脉冲雷达出来。

  甚至是在50年代中期美国装备的超距预警雷达系统,可以探寻超音速飞机,以及不久之后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和在195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的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系统,和空间轨道监视雷达,以及人造卫星。

  当他绘制完毕之后,他就伸了伸懒腰来到自己房间的落地玻璃窗前;凝望着柏林总理府外面那星河灿烂的夜空陷入了沉思之中。

  “还有不到2年的时间就是德国战败的时候,我真的能够改变我的命运吗?”

  之后,陈炎龙有点担忧地喃喃自语道。

  不过很快他就将这种担忧给压制了下去,然后又去绘制关于电子元件晶体管的发明设计图纸。

  晶体管的发明,根据后世网络上的历史资料记载是在1929年就有了人去进行研制的了,他就是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并且还成功申请了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没有办法让这位伟大的工程师制造这出高纯度的晶体管出来。

  而到了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才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从而让晶体管得到问世,也让人类微电子革命序幕得以开启。

  而到了1950年,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也正式问世了。

  而电子元件晶体管的发展对于未来的电脑计算机,手机,雷达,声呐,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快速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革命性意义和作用的。

  所以陈炎龙要让德国拥有第一台电脑计算机,和更加先进的雷达,声呐等电子设备的话,那么就需要提前研制出更加先进的电子元件晶体管出来,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之中进行使用。

  而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主要分为两大类:双极性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

  是后世的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当然除了电子元件晶体管需要马上进行提前研制之外,显像管和集成电路也是需要提前研制出来,总之对于能够提高德国现有的电子设备领域的科学技术发明,陈炎龙度会尽量让它提前面世来为日后德国生产出成本更加低,和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计算机,以及声呐等武器装备出来,应用到战场上对抗英美苏的部队的威胁。

  而电子元件晶体管,和显像管,以及集成电路的设计图纸,和研制方案,陈炎龙打算先交给德国的“雷达之父”霍尔曼·豪曼,以及即将要建立起来的电子元件研究组来进行制造。

  而在陈炎龙如火如荼地努力绘制着图纸,开始着他作为德意志帝国元首的新的电子元件领域的部署的时刻,部署在马金环礁的日军却是一点睡意也没有,因为他们现在正在和美军进行着激烈的第二次马金环礁战役。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