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二回:下邳对_三国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上下谁不知糜子仲之名也?高云初到下邳,坐席未稳,诸事多有不周之处,还望先生教我”。

  糜竺听了这话面色有微小的变化,笑道:“将军足智多谋,糜竺何能教将军也。今日冒昧造访,乃因一事不明,故特来请将军赐教”。

  高云故意惊讶道:“噢!?以先生之明,能为何事所惑?先生莫非说笑?”

  糜竺拱手道:“岂敢同将军说笑,糜竺确有不明之处,望将军不吝赐教”。

  “如此先生请讲,高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将军,据糜竺所知,将军之‘虎威军’有六万之众,钱粮耗费必然甚巨。如今黄巾之乱已除,天下太平,将军却拥兵如此之多,岂不枉费钱粮乎?糜竺深为不解,望将军明教”。

  “这个嘛……”,高云略一停顿,说道:“高云以为,兵者,国之重器也,可千日而不用,却不可一日而不备’。况如今黄巾虽平,然余贼未靖,故而兵权尚不可解也”。

  “呵呵呵呵”,糜竺哑然一笑,说道:“恐将军之意不止于此吧?”

  “噢!?”高云也一笑,反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糜竺笑而不语,伸食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写一“白”字,又在“白”字下面加一“一”字。

  高云何等聪明,自然一看就明白,知道这是“皇”字去掉“土”字的意思,古代讲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糜竺故意把“皇”字中的“土”字去掉,那意思摆明是说汉王朝要名存实亡了。

  高云看罢,哈哈大笑,说道:“先生真高士也,既猜中我心中之事,先生此来必有助于高云也!”

  糜竺擦掉桌上的字,说道:“如今黄巾虽平,然以在下看来却是天下大乱将至。昔日黄巾四起之时,朝廷无力征剿,不得已许各州郡自募兵勇讨贼。

  如今黄巾虽灭,然天下间如将军般手掌重兵者比比皆是,此岂朝廷之力所能制约哉?外强中干,天下焉能不乱乎?将军积蓄兵力,未雨绸缪,乃高明之举也!

  向日黄巾方乱之时,糜竺也曾数度劝说陶恭祖,愿以家资相助,让其招兵买马,以备不虞。不想陶谦虽为徐州刺史,却是愚懦之人,不肯听我之言。致使如今连州内宵小之贼尚不能剿除,实乃无用之极也。

  昨日得见将军,虽只言片语,却深知将军怀四方之志也。然在下却不知将军为何偏与张让相谋?以将军之明,岂不知张让树敌于朝野内外,早晚必遭诛戮也?”

  “哎!先生真远见卓识之士,高云相见恨晚呐!”高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接着缓缓说道:“正如先生所言,天下大势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自高祖斩蛇起义,一统天下,至今六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