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七章 内讧(2)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一川和刘国能的归顺朝廷,在流寇中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归顺朝廷的事宜,屡见不鲜,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李自成、罗汝才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不过那是权宜之计,前脚投靠朝廷,后脚就再次的造反,归顺朝廷,已经是流寇的一种计谋,往往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甚至能够起死回生。

  可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了,流寇的对手是苏天成和江宁营。

  想当初,紫金梁、老回回和张献忠,都是败在苏天成的手下,可他们都没有归属朝廷的机会,更不用说使用什么诈降的计谋了,凡是落到了苏天成和江宁营手里的流寇首领,几乎都被斩首了,没有诈降的机会。

  李一川和刘国能不可能不知龗道这样的情况,在骁勇无敌的江宁营面前,使用诈降的计谋,等于是找死,这也就说明了,李一川和刘国能,是真的归顺朝廷了。

  诈降需要诸多的办法,钱财美女等等,一样都不能够少,而且需要明军中间的某些将军配合,明军剿灭流寇的时候,往往都是召集几路大军,每一路大军的利益都不相同,这里面能够找到破绽,可面对江宁营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

  流寇的各个首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高迎祥带领十万大军偷袭江宁营的时候,李自成在军队中间,开始捏合诸多的头目,这种捏合,可没有众人想的那么简单,说白了,就是要求众人交出来指挥权,理由也是很简单的。义军需要统一指挥,几十万大军,若是继续各自为战,面临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

  高迎祥战败被俘的消息传来之后,李自成加紧了步骤,强硬的提出来了。义军需要统一指挥,团结才是力龗量。

  罗汝才也是支持李自成的意见的,这种意见确实是正确的,义军遭遇了最大的打击,关键时刻,确实需要抱成一团,这样才有可能抵挡江宁营。

  不过罗汝才的想法有些不同之处,他认为如今的情况下,义军需要分散行动了。不能够继续集中在汉中府,成为江宁营的靶子。

  说起来罗汝才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义军若是分散行动了,统一指挥的说法,就不存在了,依旧是各自为战。

  诸多的头目,也出现了很多的分歧,有人赞成统一指挥。为了义军的未来,大家必须要团结。有人不赞成统一指挥,认为还是要杀出陕西去,不管面临多大的问题,不能够呆在陕西等死,退一步海阔天空。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就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动手了。

  革里眼贺一龙,素来与李自成的关系不好,也不听从李自成的指挥,他本来就是白手起家,自己带领队伍造反的。这么多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单独在拼搏,后来在四川遭遇到一些挫折,特别是遇龗见秦红玉之后,遭遇了惨败,不得已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