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八章 加快步伐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献忠以及手下十七名骨干,悉数被斩首了。

  被斩首之前,张献忠要求见一见苏天成,这个要求,被刑部和大理寺呈报给内阁,内阁首辅温体仁特批了,准许见面,在温体仁看来,此举正好展现大明朝的威武和仁慈。

  苏天成不会忘记那次的见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献忠说了不少话,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张献忠,终于在临死之前,在自己的劲敌面前,说了不少的真话。

  最为关键的是,张献忠说到了流寇的情况。

  崇祯四年,流寇三十六营齐聚山西,二十余万人,紫金梁王自用被推为领袖,那个时候,张献忠正是跟随紫金梁,威风一时,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紫金梁等人的想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满足小打小闹了,奔着建立政权的方向去了。

  几年时间过去了,到现在,流寇首领紫金梁被江宁营大败,被活捉斩首,老回回同样大败自杀,流寇在中都一战,丧气了全部的精锐,这一切,都是拜江宁营所赐。

  这个时候,流寇内部,已经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要不是高迎祥力主抗争,恐怕已经是一盘散沙了。

  这一次,张献忠在山西惨败,对流寇形成的打击是致命的。

  流寇内部确实不团结,争权夺利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有的首领,认为没有什么希望了,想着投降朝廷,这种思想,蔓延的速度很快,流寇本来就恐惧江宁营,加之江宁营驻防河南府。距离陕西距离很近,不知龗道什么时候,自己就遭遇到江宁营了,恐怕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高迎祥当然要想办法阻止这类思想的蔓延,采取了一些强制的手段,致使流寇更加的不团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献忠带着五万人马,赶赴山西,若是能够在山西立足,将给与高迎祥很大的支持,若是不能够立足,退回到陕西之后,众多的首领再来商议,看看下一步如何的行动。

  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张献忠带去的五万人马,损失殆尽,本人也被活捉了,押解到京城斩首,这个时候,流寇内部,恐怕是一团糟了。

  张献忠最龗后说了实话,其实自己的要求不高。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不受到束缚就满足了。其他的暂时没有想到那么多,只不过在征战的过程中,势龗力慢慢增大,想法也发生改变了,甚至想到了,皇帝人人都可以当的。自己造反了,不敢想做皇帝,弄个王爷当当,也是不错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在乎朝廷的招抚了。

  见过了张献忠之后,苏天成赶忙找到了孙承宗。

  张献忠说到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牵涉到朝廷的决策,重点来说,牵涉到孙承宗的决策。

  孙承宗曾经在皇上面前表态,用两年时间,剿灭流寇,现在看来,如果处理得当,可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