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章 温体仁其人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史》将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悉数都列为了奸臣,对于朱由检任用两人为内阁首辅,历来都是谴责的,甚至有不少的史书认为,明朝的灭亡,与两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也有完全不同的评论,说温体仁精明强干,清正廉洁,从来不与阉党交好,办事情也是干净利落的,至于说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之类的事情,只要是在官场上混的人,除非他一辈子不想有作为,否则不可能避免这些事情。

  穿越之后的苏天成,或多或少受到了历史书籍的一些影响。

  但他重点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具体的行动来体验。

  应该说,东林党和复社,对士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一些认识观念,代代相传,为读书人所接受和宣扬,朝廷毕竟是读书人把握,历史也是读书人来记载,在这个过程中,谁知龗道有些读书人,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记载历史的。

  苏天成对东林党和复社,已经是非常反感了,说得不客气一些,他要是做皇帝了,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压东林党和复社的。

  所以说,苏天成不会盲从。

  倒是有一种说法,他开始慢慢的接受了。

  明朝的灭亡,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东林党和复社难辞其咎,周延儒和温体仁之所以被丑化为奸臣,是明末党政在遗民那里延续的结果。党领导和复社,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珩生不断,明末的大批士子文人,与东林党复社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他们在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竭力推卸东林党和复社的责任,周延儒和温体仁就成为了最好龗的替罪羊,当然,还有朱由检本人。

  所以说,政见上面的分歧、人事调整上面的倾轧、排除异己的做法。被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政治的高度,予以无情的批判。

  这样的情况下,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难逃历史的谴责,朱由检也成为了昏君。

  苏天成和朱由检的几次接触,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至少朱由检不是历史书中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朱由检身边的大臣,也绝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没有伴君如伴虎的担忧,而且,朱由检对大臣是很信赖的,这种信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因为过于的信赖,过于的依靠,一旦这些大臣。做不好事情,辜负了期望。朱由检勃然大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朱由检不是很昏庸的皇帝,相反,朱由检一直都想着,能够很好龗的振兴大明。甚至以身作则,若是温体仁真的到了那样不堪的地步,朱由检岂会善罢甘休。

  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对于东林党和复社的印象。

  亲身经历的东西,实实在在。

  东林党和复社。推崇清誉和道德,这种推崇,到了公开攻讦皇上的程度,到了不顾天下苍生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