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万国来朝(1)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鞑子之后,大晋朝廷全面转入到经济建设之中。

  军队的建设当然不能够放松,江宁营总兵力维持在五十万人,其中专业的军官和军士维持在十万人左右,其余的军士全部都实行招募制度,十八岁至三十岁的男子,都在服兵役的行列,入伍之后服兵役五年时间,服兵役期间,军队发放的有补助,足够养活家人。

  京城的禁军总人数依旧是两万人,但是非常的精锐,寻常人根本不要想着有机会进入,禁军的待遇高于江宁营,江宁营的将士每年都要进行大比武,特别优秀的军士,有机会在培训之后,进入到禁军的行列。

  军队和军人的地位空前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军队和军人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了,尽管朝廷采取的是兵役制,但因为军队的人数太少,每年有大量的年轻人想着进入到军队之中,想要真正的成为军人,难度是不小的。

  有了军人的身份,表现优异,可以通过军队内部的考试,直接进入朝廷,到朝廷或者地方上出任官员,这就更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军人的优势了。

  不过朝廷的规定依旧严格,那就是军队处于皇上的绝对控制之下,服从都督府和兵部的命令,不准干预地方上的事宜,除非是遇龗见特殊情况,至于说地方上的治安事宜,一律由巡检司负责,包括地方官府。

  京城之内的禁军,主要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京城的治安也是由五城兵马司直接负责,兵马司由应天府衙直接管辖,和地方的巡检司一样,不属于军队的序列。

  变化最大的还是学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朝廷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譬如说京城之内,专门用于基础方面教育的学堂,超过二十所了,一般省府所在地,学堂悉数都超过十所,府衙所在地根据人数的多少,南方人多的地方,也可肯超过十所学堂,县衙一般都有五所以上的学堂,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人口不多的,譬如说草原地带,学堂数目明显少一些,可能只有一所到两所的规模。

  学堂越来越多,读书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因为科举考试的公正,加之就是从事商贾等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知识,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孩子读书的事宜了,不管家境的好坏,孩子都是必须要进入到学堂读书的。

  学费都是官府承担,这也促使了更多的孩子进入到学堂读书。

  当然,在女孩子读书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差距,官府正在努力,争取让更多的女孩子进入到学堂里面去读书。

  地方上变化最大的是松江府。

  松江府被大晋朝廷确定为另外一个港口之后,发展非常的迅猛,严格说,松江府的港口规模,是超过了登州的港口规模的,港口的发展。对于地方上经济的带动是非常大的,松江府迅速成为了商贾集聚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