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第八十七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赴任的几人后,院落一下变得空荡荡的,让习惯了人声的陆辞难免感到几分寥落。

  怎么友人已然领任出发了,而他的差遣,却至今都还没下来呢?

  若认为他年纪太轻,有意让他守选,游学太学,那最初根本就不会多此一举地授予阶官了。

  陆辞越是琢磨,就越觉得此事颇为古怪。

  他斟酌之下,决定再耐心等上两个月。

  到时候若还是没有任命,就再去吏部问问情况吧。

  眼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先攒些钱来。

  ……身为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的陆辞,在繁华似锦的汴京逗留的这几个月里,既雇了不少下仆,又游山玩水,四处海吃海喝,加上一笔笔谢恩银地交出去,送友人赴任时还购置了良马相赠……这一项项地只进不出,花钱如流水地下去,原来称得上丰厚的余财,终于不多了。

  李夫子来探望他时,倒是顺道带来了他留在密州的一些生意的分红,以及陆母所经营铺席时攒下的积蓄,叫他手头重归宽裕。

  但一想到要在京中长期定居,除却衣食住行外,还有去外享用美食、雇用下人等固定花费……

  仅是粗略一算,便唤起陆辞久违的危机感来了。

  毕竟当官的俸禄,怕是三年五载里都指望不上的了:从八品的月俸才二十贯不到,因他目前并无差遣在身,连这点钱都领不了。

  而进项远在密州,多寡不定,且一有紧急事态,便解不了近渴。

  况且一昧吃老本的话,总有坐吃山空的风险——两地的消费水平不同大有不同,即便他只想维持目前的生活品质,而不更进一步,长久下去,也早晚会供不动的。

  刚来宋朝时,也跟陆母过了一段穷日子的陆辞,当机立断地决定,与其节流,不如开源。

  横竖差遣还没下来,刚好趁这段时间,设法在汴京里也折腾些进项。

  越是繁华的城市,就越是遍地商机。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陆辞也不曾发愁,自己会寻不到生财之机。

  在他眼里,唯一称得上阻碍的,还是这三元头衔目前在京中的热度还没过去,但凡出个门都要惹来不少人围观。

  这么一来,寻常的小生意,怕是做不了的。

  不过诸如指导其他人造皂团子、还费心思安排人卖皂团子的活,陆辞也真不打算做了。

  不但施行起来费事,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相对微薄,传出去还不甚体面。

  倘若以后被御史台翻出来说事,弹劾一个与民争利,那可麻烦不小。

  陆辞一边思索着,一边进了屋,漫不经心地翻动了几下被下仆精心整理摆放过的那些书册后,忽地眼前一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何必专程东奔西跑,劳心劳力,眼前这不就有现成的摆着么?

  士人不论是教书卖书,皆被视为遵守儒者本业,最为体面的谋生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