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出数日,奉旨填词的柳大词人,惊喜地收到了陆姓友人那以前所未有的快速抵达的‘咆哮信’。

  对陆辞通篇力透纸背的强烈谴责,柳七仍是满脸笑容,在温暖的火盆边舒适地读着,时不时拍着膝头,着实是乐得不行。

  不论内容为何,作为头一个有两回都收到陆辞以诗词作回的友人,柳七俨然是头一份的,且巴不得将此事宣扬得天下皆知。

  在边上沉默观察的朱说,无奈中又夹杂了些许羡慕地看着柳兄自打收到信起,便因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兴奋地四处走街访友了。

  仅费了半天功夫,但凡与柳七有丁点交集的,都被迫知晓此事了。

  甚至到夜里,朱说都忍不住反思了一阵,自己究竟是不是也用错方法了?

  柳兄所为,之前在他眼里,总有太过促狭之嫌,令人不禁三思而却步。

  但仔细想来,却又不得不承认,柳兄心思灵窍,法子也是既高明又狡猾:左右陆兄是个极厚道的,绝不会真恼了厌了他们,还有‘被撇在’京中此事可借。

  那偶尔开些些许逗趣的玩笑,应是称得上无伤大雅的。

  朱说若有所思。

  不论如何,陆兄唯二以诗词相回的信,都的的确确只到了柳兄手里。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柳兄的方法,着实可行。

  在再三犹豫后,朱说……悄悄地下定了决心。

  对自己的‘连得青睐’无意中启发了朱说这点,暂还一无所知的柳七,当晚就被听得一些风声、此刻已是好奇心满溢的小皇帝给迫不及待地召进宫了去。

  而那封陆辞的亲笔信,自是被内侍千叮万嘱过,叫柳七揣进了怀里的。

  对小夫子字里行间透出的、对于柳七的‘肆意创作’快要带歪官家的‘谴责’,赵祯也读得乐了。

  在乐过之后,心里亦忍不住对小夫子展现出的偏爱和关怀,感到暖融融的。

  只是感动归感动,对小夫子三番四次拖延归期的‘不满’,可不是这么点温暖就能安抚住的。

  赵祯笑得眉眼弯弯,同柳七又商量几句后,到底没忍住,当场派人展开墨宝,就要要给小夫子写回信。

  他洋洋洒洒地写道:“陆秦州既这般挂心,何不早日回京?”

  写完后,他期待地看向柳七:“柳校理认为如何?”

  柳七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嘴角挂着令友人万分熟悉的欠揍笑容,在激动地搓了搓手后,于底下得意地添了一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虽怒之盛,不及帝京。”

  ——就算是被誉为文曲星下凡来的陆三元,也没有顺着信纸来揍他的通天本事啊!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位才情让小夫子曾赞不绝口的柳三变,果真是位不可多得的妙人。

  不仅诗词信手拈来,字字沉挚真切,婉丽动人,还是位才思绝伦的编曲能手,甚至还有副老天赏饭吃的好嗓子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