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上将之才作为陆军讲武堂三期炮兵科班长,很清楚火炮最大优势在于据险而守,要想真正发挥火炮的威力一定要把火炮安置在险要地势上。

  来聘对于整个北方边疆的山川地理形势这么的了如指掌,只要借助那些险要地势,不过几十斤的虎蹲炮就真的可以在他手里发挥出五百斤斤野战炮,甚至是上千斤要塞炮的威力。

  正如来聘所说的那样,三条进入大明的道路为何一定要选择有着重兵把守的山海关,原因就在于辎重的驮运。

  在其他两条山路里行军都十分的困难,更不要说是驮运粮食还有火炮这些辎重了。

  虎蹲炮就不一样了,虎蹲炮的重量最多不会超过五十斤,以大明军火公司最新研究出来的内模灌水冷却法,完全可以把虎蹲炮的重量减轻到四十斤甚至是三十斤。

  三十斤的虎蹲炮就可以脱离对于后勤的依赖了,军士们完全可以背着行军,这也就意味着炮兵可以在燕山山脉那些险峻的山道上像个步兵一样行军了。

  虽说虎蹲炮的威力比较小,但是配上来聘对于各处险要地势的了如指掌,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只要把这些便于携带的虎蹲炮摆放在险要地势,那些只是携带刀枪徒步前行的满清八旗兵,连一匹马都没有。

  要想越过这些险要地势就得付出五倍甚至十倍的代价,才能攻克摆放着虎蹲炮的险要地势。

  大明与满清八旗兵捉对厮杀,正常是十个换一个!

  但是攻克了这一处,还有下一处,这种借助虎蹲炮和险要地势的节节抵抗,都能把那些骁勇善战的满清八旗兵憋屈到吐血。

  太子朱慈烺很清楚战场上最为忌讳的就是将校不和,趁着这个机会,解除了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对来聘的误解:“过去,来聘离开陆军讲武堂是孤的安排。”

  “他不是回到家里享乐去了,相反去了北方边塞,在那绵延的燕山山脉里艰难的行万里路。”

  “勘察他从汗牛充栋的书籍里一点一点找出来的险要地势,力求真实。”

  “从崇祯二年满清奇袭京城那件事来看,满清将领们对于北方山脉里的山路很是熟悉。”

  “只有比他们知道的更多,更加了解燕山山脉里面的险要地势,才能做到据险而守。”

  陆军讲武堂的很多学员听到太子朱慈烺的这番话,心里顿时感到一阵的愧疚。

  那些曾经激进的要求驱逐来聘的学员们倒也干脆,全部站起来拳头对着心脏,朝着来聘郑重行了一个军礼。

  来聘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一句行万里路说来简单,做起来千难万难。

  先不说没有吃喝在荒山野岭待上一两个月,就是呆上三四天一般人也是承受不住。

  没有吃喝也就算了,还要时刻担心虎豹这些猛兽的袭击,尤其是无处不在的毒蛇随时都可能要了性命。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