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老太爷、曹文耀、兴安伯公子等人,听着蒸汽厂房运转时,发出的‘咔嚓’‘咔嚓’声音。

  感觉这是天底下最动听的声音了,比起梨园戏班的名角儿,还要动听的多。

  时不时的还传来纺妇大喊‘搬纱’‘落筒’‘接线’等等声音,越发的美妙了。

  一群人看到天黑了才回去,躺在床榻上始终睡不着,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打造一座蒸汽厂房。

  朱舜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蒸汽时代,更是睡不着觉,去找老爹喝了一顿酒,傻笑着醉倒在了桌子上。

  老爹喊来百户朱忠义,两人小心的把孩子抬到了床上,没办法,身材高大的朱舜太重了,一个人还真的搬不动他。

  天还没亮,朱舜还在酣睡的时候,徐光启已经换好官服,坐着官轿去参加早朝了。

  徐光启下了官轿,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紫禁城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走了进去。

  一路上还是没有几个官员和他搭茬说话,虽然他已经是一部尚书,位极人臣。

  走进皇极殿,越过沥粉贴金蟠龙柱,徐光启在八角混金藻井下方站定。

  面前的丹陛两则,摆放着日晷、嘉量,以及一对鼎炉。

  朝堂内能够直接看到这几样东西的官员,很少,徐光启是其中一员了。

  时辰差不多了,崇祯穿着一袭龙袍坐上了龙椅,旁边站着大太监王承恩。

  今天朝议的政务,还是要不要给辽东加派粮饷,加派粮饷需要加派多少。

  国库里无钱无粮,要想加派粮饷只能再加赋税,从老百姓那里搜刮,崇祯当然是不愿意加派。

  军头们哪里会同意,不停派遣信使传递消息,士卒哗变、女真寇边、军士毫无战意等等,反正是怎么严重怎么说,争取多骗一些粮饷。

  崇祯也就从不同意,变成了同意加派,但是加派多少一直没能商量出一个章程。

  就在朝堂上又陷入争吵的时候,孙元化按照恩师的意思,从朝臣里走了出去:“启禀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孙元化。

  孙元化说完这句话,朝堂上果然又变成了一片平静,争吵到面红耳赤的东林党成员们,全部闭嘴不说话,摩拳擦掌的盯着孙元化,准备把精力释放在他的身上。

  孙元化知道自己只要开口说话,不管说什么,东林党都是要反对,这也是他和恩师徐光启想要看到的。

  等了这么久,才决定提出推广土豆,那是因为他和恩师,还有朱舜在谋划一件事。

  京师大学堂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扩张了。

  拥有了选拔秀士的权利,却也只能局限在良乡县,这一次就要借助推广土豆这件事,把京师大学堂的辐射范围从一个小小的良乡县,扩大到整个顺天府。

  孙元化等到东林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开口说道:“加派粮饷这件事不是不可以,只是朝廷现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