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8 购发行权_大艺术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第四更,求推荐,求订阅!

  身为发行商,考验的就是眼力,不管是为拿奖还是为艺术,收益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这里的收益包括了票房、dvd、周边等等。一般来说,真正的票房巨鳄自然不会出现在电影节上待价而沽,艺术电影才是发行公司在电影节上淘宝的主力,如何从一大堆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之中挑选出合适的作品购买发行权,这就是一门学问了。

  十一发行在此之前负责的都是十一制作自己出品的作品,从未在电影节上主动出击购买发行权。这其实是有差别的,“十一出品、质量保证”的这块招牌是由埃文-贝尔创下名号,然后由整个十一工作室齐心协力发扬光大的,现在十一发行推出的作品能够在北美市场里取得优秀的成绩,作品质量本身得到观众信任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而现在,十一发行打算推出非十一出品的作品,那观众所信任的“十一出品”招牌其实就削弱了不少,因为此时考验的是发行部门的眼力,简而言之,就是托马斯-兰辛等人挑选作品的眼力,而不是十一制作整个团队的实力。

  风险,自然就出现了。

  当然,任何一门生意都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风险,电影行业更是无法免俗。

  十一工作室选择“拆弹部队”,就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回想一下当初“断背山”的发行阻力,虽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过程却是惊心动魄、不容有失。这一次“拆弹部队”在北美的发行面对的情况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十一工作室不比其他大型电影公司,也不比做发行起家的独立电影公司,十一发行成立不过两年有余,无论是规模还是广泛度等方面来说,十一发行都还是处于初期扩张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选择作品自然是需要更加紧张,稳扎稳打地将发行质量提升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次失误都很有可能让十一发行回到解.放前。小公司最大的弱点就在这里:容错率实在太低了。

  所以,埃文-贝尔才说,十一工作室很担心,甚至比其他电影公司都更加害怕。因为十一发行的状况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的大意。如果只是埃文-贝尔个人拍摄作品那么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但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他就必须为十一工作室着想,以公司利益为先。

  虽然十一工作室已经是美国电影市场上的一朵奇葩,其作品的个性程度在诸多电影公司里也是可以排上号的,再加上埃文-贝尔的存在,人们对于十一工作室的刺头名号也是赞同不已。但即使如此,“拆弹部队”这样一部特殊敏感的作品对于十一工作室来说还是必须小心对待。

  “你真诚实。”凯瑟琳-毕格罗收敛了笑容,点点头说到。

  “这是我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