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八章 捣巢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惟功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李宁终于整兵完毕,率队离开广宁。

  前锋部队有不少已经分别在镇夷堡和义州卫等候。

  镇夷堡是广宁抵御北虏的第一防线,以烽火台,军堡,台站,加上边墙关隘,最后是所城,卫城的形式,大明在辽东建立了一个很完备的防御体系,最前线的,肯定是那些建立在要害地方,或凭水,或依山而建的军堡了。

  各个军堡,有大有小,大的方广三四里,等于内地一个小型的县城,小的方圆里许,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塞。

  镇夷堡就是修筑在山坡之上,内有水源,方圆三里左右的大型军堡。

  从地势来看,居高临下,距离边墙很近,还有几个烽火台和火路墩在镇夷堡的管制之下,以堡为核心,四周也有一个小型的以低至高的防御体系。

  整个辽东,所有的军堡和著名的关隘,比如抚顺关,连山关,顾名思义,都是在面对外夷和山口险隘之处。

  边墙之外,要么是自然环境恶劣,山脉连片,要么就是茫茫草原,要么就是夷种聚集,大明无法建立有效统治。

  后人有人做过统计,沿着甘肃到山海关,数千里的长城,从秦汉到明,长城都是建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上,长城之内,适合农耕,长城之外,适合游牧。

  在辽东这里,其实不完全是。

  最少沿着河套地区到奴儿干都司故土,也就是几条著名的江口处,比如现在的吉林乌拉,女真人的打鱼地,就是后世的吉林,后世的黑龙江省也是著名的粮仓,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物产十分丰富,现在被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占据,对这些部落,明朝称为野人女真,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女真后裔,没有文字是肯定的,连语言也不尽相通。

  事实上一直到清军入关之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代,连续派出大军到密林之中俘虏林中野人,将鄂温克,鄂伦春,索伦等各部壮丁捉回,划归八旗之中,这些异族,开化程度连建州女真都不如,语言混杂,穿着大马哈鱼皮,被建州女真称为鱼皮鞑子,他们未必会说女真话,倒是多半能说蒙古语言,连一些海西女真和建州的部落都是这样,没有什么满语,女真语也不是共通语,蒙古语才是。

  这样的环境,当然是十分蛮荒落后,明初时大军虽然连续向前,建立了广袤的奴儿干都司,但同时也在汉人聚集区的最外围建立了边墙,将蛮荒隔离在外。

  从根本上来说,汉人还是一个农耕文明,耗费国力去扩张不是汉族文明的爱好,当眼界之内适合耕作的土地大半到手后,如果继续掠夺会感觉得不偿失的话,就会立刻停止。

  自先秦到两汉的扩张是向上曲线,然后就是千年时间的守成,成祖时期试图恢复越南有故地,不过遭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