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八章 发现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汝默,”王锡爵看着马自强先上了轿子,便是转头问申时行道:“此番我真是打算力请,不论大宗伯如何,我会坚持到底。”

  看着这位同科好友,申时行也是有点激动,重重点头道:“江陵如此行事,弟亦不愿留朝中,若兄果真不测,弟亦必相随。”

  “不至如此,不至如此!”

  王锡爵倒是真的打算将手头一些事务交托,因为明年要大婚,还有大阅等诸事临头,这使得一向是轻闲衙门的礼部也开始忙碌起来,但申时行的态度突然这么激烈,王锡爵这才明白,平素对政务没有太多独特见解,对张居正的提拔之恩也时刻挂在嘴上的这个同乡同年,原来是对张居正的施政和为人,有着这么深厚的成见。

  “江陵对我江南士绅,甚至是对我江南文脉,催折过甚了。”

  “原来如此,我道汝默怎么这么愤慨!”

  自考成法后,江南的知县府道也不象以前那么好打交道了,完不成赋税,考成法下就得贬官,调职,谁还敢收受人情?江南士绅势力再强,也不能比考成法威力更大吧?

  松江,常州,苏州,赋税原本就定的很重,但自永乐到现在,朝廷免赋的数额加起来有数千万石之多,就算这样,苏松一带,至今仍然欠着几百万的赋税。

  这些欠税者,多半是和士绅地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欠赋者原本就是士绅,乡官。自考成法之后,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纳完税的就一样被催比,只是身份越高,催比程度越低而已。

  这样一来,那些身份普通的生员就倒霉了,他们原本会有六亩地和四丁的优免,但多数是荫庇几十乃至上百亩,丁口数十人,优免制度一改革,这些生员的隐田被全部征发,丁口被征役,一下子就得交出不少钱粮来,交不出来的,移文给学道,先免生员功名,再抓捕到衙门,一样用站笼枷着,真真是斯文扫地之至了。

  这样的事,在江南有一桩,就会在十天半月后流传到京,在京城的江南籍官员,当然是十分愤慨了。

  申时行原本是出身贫苦,被徐姓人家收养长大,后来中了进士,才认祖归宗,申、徐两家,都因为他而兼并了不少土地,优免了不少人丁,在他和很多人看来,读书十余年,成为官员,这都是应有的福利,这是国家对读书人的重视和礼遇!

  张居正的政策,当然是严重损坏了这些人的利益,申时行心中的不满,绝不会因为张居正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而有所减低。

  在他看来,这种催残士林乡绅的行为,就是破坏大明的统治根基!

  国家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现在是府库充实,但是在士大夫手中抢夺钱财,这样的富强,不如不要!

  这些想法,都是隐藏在他心底深处,平素和最亲近的人他也不会说起,他每日到宫中

  请收藏:https://m.yuzhaifa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